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 李萍:作为应用哲学的茶道哲学是否可能

    李萍:作为应用哲学的茶道哲学是否可能

    日期: 2019-09-26作者: 李萍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

       编者按:2018年7月19日,本文作者作为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的入住学者在孔学堂研修园做了一场题为“茶道哲学何以可能”的讲会,讲稿构为了本文的初稿。在讲会中,中国社科院……[阅读全文]
  • 姚新中:哲学要走向社会,企业也要走近哲学

    姚新中:哲学要走向社会,企业也要走近哲学

    日期: 2019-08-08作者: “大益茶”公众号    来源: “大益茶”公众号

      姚新中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兼任东南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清华大学伟伦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世界伦理中心副主任。……[阅读全文]
  • 李萍:大益茶道正在成为中华新茶道的样板

    李萍:大益茶道正在成为中华新茶道的样板

    日期: 2019-08-07作者: “大益茶”公众号    来源: “大益茶”公众号

      李 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导,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伦理、东方管理哲学,茶道哲学等。荣获2002年度第八届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入选2008年……[阅读全文]
  • 林美茂、赵子涵: 从“茗饮”到“品茗”——中国古代关乎“茶”之饮用诸概念演变史考略

    林美茂、赵子涵: 从“茗饮”到“品茗”——中国古代关乎“茶”之饮用诸概念演变史考略

    日期: 2019-07-03作者: 人大茶道哲学所    来源: 《文史哲》

      林美茂、赵子涵(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 摘 要:关于饮茶或者现在所谓的喝茶,在中国茶文化史上有诸多不同的概念,这些概念出现在不同历史时期,通过梳理这些概念的发展史,可以……[阅读全文]
  • 余頔:中国茶行业协会公共性问题分析

    余頔:中国茶行业协会公共性问题分析

    日期: 2019-07-01作者: 余頔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

      此文作者为2016级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硕士研究生,她以此文获得了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第三届优秀茶道学位论文奖。……[阅读全文]
  • 李萍教授与何心鹏博士会谈记录

    李萍教授与何心鹏博士会谈记录

    日期: 2019-05-22作者: 人大茶道哲学所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

      编者按:2018年11月22日,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所长李萍教授与同济大学何心鹏博士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办公室会谈,交流了各自关于茶道哲学研究的缘起和未来学术发展的规划……[阅读全文]
  • 金永丽:英印茶叶拍卖制度的历史考察——从伦敦茶叶拍卖中心关闭说起(下)

    金永丽:英印茶叶拍卖制度的历史考察——从伦敦茶叶拍卖中心关闭说起(下)

    日期: 2019-05-19作者: 金永丽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

       五、茶叶拍卖制度机制茶叶的销售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拍卖,二是由生产者直接卖出。在拍卖过程中,卖家和买家通常是不见面的。而是由经纪人对不同批次的茶叶通过品尝等方式进行……[阅读全文]
  • 李萍:论荣西《喫茶养生记》的意象

    李萍:论荣西《喫茶养生记》的意象

    日期: 2019-05-12作者: 人大茶道哲学所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

      编者按:本文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所长。该文全文发表于《农业考古》2019年第2期。经作者授权,现转发本网站,以飨读者。李萍荣……[阅读全文]
  • 金永丽:英印茶叶拍卖制度的历史考察——从伦敦茶叶拍卖中心关闭说起(中)

    金永丽:英印茶叶拍卖制度的历史考察——从伦敦茶叶拍卖中心关闭说起(中)

    日期: 2019-05-05作者: 金永丽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

      三、伦敦茶叶拍卖遭遇外来挑战伦敦茶叶拍卖中心既见证了世界茶业的繁荣,也遭遇到了各种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来自外部,通常难以应对,比如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交通中断。第一次世界……[阅读全文]
  • 金永丽:印度百年茶文化变迁

    金永丽:印度百年茶文化变迁

    日期: 2019-05-04作者: 金永丽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编者按:本文为我所研究员金永丽撰文,首发在中国社会科学报,授权网站转载发布。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茶道哲学研究所)每当国人谈到印度茶,最先可能会想到阿萨姆茶。……[阅读全文]
  • 金永丽:英印茶叶拍卖制度的历史考察——从伦敦茶叶拍卖中心关闭说起(上)

    金永丽:英印茶叶拍卖制度的历史考察——从伦敦茶叶拍卖中心关闭说起(上)

    日期: 2019-04-26作者: 人大茶道哲学所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

      金永丽 编者按:本文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金永丽的新作。该文以《印度百年茶文化变迁》为题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4……[阅读全文]
  • 绿宝石品牌创立者之后人眼中的贵州茶今昔————电话访谈牟小玲女士录音文字整理

    绿宝石品牌创立者之后人眼中的贵州茶今昔————电话访谈牟小玲女士录音文字整理

    日期: 2018-12-06作者: 人大茶道哲学所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

      时间:2018年8月14日地点:贵州省植物园内某茶室受访者:牟小玲(现代贵州茶业的重要奠基者----牟应书先生之长女)采访人:李萍 李萍:牟大姐,您好!很高兴有机会向您请教!原本打算跟施海老弟……[阅读全文]
  • 单玉华:于“静”中勾连茶道精神与人生修养

    单玉华:于“静”中勾连茶道精神与人生修养

    日期: 2018-12-06作者: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单玉华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

      编者按:本文作者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河南省育英素质教育研究院研究员。该文最初为参加第二届全国茶道哲学高峰论坛提交的会议论文,修改完善后在《唐都学刊》2018年第5期……[阅读全文]
  • 与旅日茶文化研究者柯一薰女士面谈(下)

    与旅日茶文化研究者柯一薰女士面谈(下)

    日期: 2018-12-06作者: 人大茶道哲学所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

       李:您刚才谈到日本茶道的非日常性,它对日常生活真的没有什么影响吗? 柯:抹茶道也可以融入日常生活,,主要是对习茶者的个人的生活方式会有影响。不过,现在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战前是……[阅读全文]
  • 李萍:反智主义在当代中国茶文化界的表现及批判(下)

    李萍:反智主义在当代中国茶文化界的表现及批判(下)

    日期: 2018-11-30作者: 李萍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所长 李萍 日韩中茶文化比较引出的误解 在当代中国茶文化界有个十分流行的说法:日本茶道、韩国茶礼、中国茶艺。这种表述流传甚广,接受者众,然而,若……[阅读全文]
  • 李萍:反智主义在当代中国茶文化界的表现及批判(上)

    李萍:反智主义在当代中国茶文化界的表现及批判(上)

    日期: 2018-11-28作者: 李萍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

      反智主义在当代中国茶文化界多有表现,包括自然主义、情感主义、行动主义三类主要形态。……[阅读全文]
  • 与旅日茶文化研究者柯一薰女士面谈(上)

    与旅日茶文化研究者柯一薰女士面谈(上)

    日期: 2018-11-23作者: 人大茶道哲学所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

      编者按:2018年10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所长李萍教授在日本京都JR车站内咖啡店与旅日茶文化研究者柯一薰女士会面、交谈,主要围绕柯女士的博士论文主题、对中日茶文……[阅读全文]
  • 郭清香:从晚清民国茶馆看中国近代公共伦理生活

    郭清香:从晚清民国茶馆看中国近代公共伦理生活

    日期: 2018-11-01作者: 郭清香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

      本文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该文是首届全国茶道哲学高峰论坛的会议论文,修改完善后在《伦理学研究》2018年第5期全文发表。……[阅读全文]
  • 林美茂、全定旺:”品茗”的审美属性与中国茶道的本质

    林美茂、全定旺:”品茗”的审美属性与中国茶道的本质

    日期: 2018-09-26作者: 林美茂、全定旺    来源: 《哲学动态》2018年第8期

      ——本文刊登于《哲学动态》2018年第8期,转载自林美茂教授个人微信公众号“诗外诗想”。林美茂,笔名灵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定旺,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阅读全文]
  • 第二届全国茶道哲学高峰论坛第一小组讨论发言精选(一)

    第二届全国茶道哲学高峰论坛第一小组讨论发言精选(一)

    日期: 2018-06-16作者: 人大茶道哲学所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

      1.文化和道才是中华茶的根本——第二届全国茶道哲学高峰论坛小组发言精选田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很荣幸这次来参加学界和企业界各方面的爱茶人的会议。我作为北京航空航……[阅读全文]
  • 吴远之:中国茶语的“滋味、品味、真味”——对王旭烽教授《民间茶语的隐喻解析》讲座的评议

    吴远之:中国茶语的“滋味、品味、真味”——对王旭烽教授《民间茶语的隐喻解析》讲座的评议

    日期: 2018-05-04作者: 吴远之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

      喝茶,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陆羽在《茶经》里说,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从神农氏到现在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这几千年来,喝过茶的人估计几百亿了。……[阅读全文]
  • 王旭烽:《民间茶语的隐喻解析》(5)(现场答问环节)

    王旭烽:《民间茶语的隐喻解析》(5)(现场答问环节)

    日期: 2018-03-28作者: 王旭烽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

      下面简单讲一下茶语的当代意义。茶语隐喻的内涵,在近现代特有的历史情况下,逐渐的式微了,但是在中国文化复兴的时代大势下,又开始重整旗鼓。因此茶语的解析与分享,旨在让更多的爱……[阅读全文]
  • 王旭烽:《民间茶语的隐喻解析》(3-4)

    王旭烽:《民间茶语的隐喻解析》(3-4)

    日期: 2018-03-26作者: 王旭烽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

      下面我们讲讲茶艺。茶艺也是博大精深,有各式各样的茶艺的表达方式。我写过一部书叫做《茶话通论》,有茶艺这一章,我的茶艺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关茶的技艺。……[阅读全文]
  • 王旭烽:《民间茶语的隐喻解析》(2)

    王旭烽:《民间茶语的隐喻解析》(2)

    日期: 2018-03-22作者: 王旭烽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

      编者按: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举办的系列讲座“哲学家茶座”自开办以来,得到了众多中华茶道爱好者的关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第八讲的主讲人为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阅读全文]
  • 王旭烽:《民间茶语的隐喻解析》(1)

    王旭烽:《民间茶语的隐喻解析》(1)

    日期: 2018-03-19作者: 王旭烽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

      编者按: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举办的系列讲座“哲学家茶座”自开办以来,得到了众多中华茶道爱好者的关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第八讲的主讲人为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阅读全文]
X

合作交流: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