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茶座第十讲】(一):茶叶原产中国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编者按: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推送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第十讲哲学家茶座的精彩内容集萃。讲座于2018年4月17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500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所沈冬梅研究员主讲,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所长李萍主持。
——哲学家茶座第十讲“茶叶改变世界”录音文字整理(1)
沈冬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所
非常高兴也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到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所做哲学家茶座,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茶文化、茶叶历史的研究和我的想法。
茶叶改变世界,茶叶首先改变谁?——改变我们中国。我们现在研究。无论是文化界还是科学界、茶界的研究,基本上断定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的源产地中心。现在一般说500万年前茶叶的始祖出现在中国西南地区,现在贵州晴隆出土了100万年前的茶树籽的化石,这是一个物证。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在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了一颗茶籽,它是跟橡籽一起,橡籽是可以当粮食吃的,是夹杂在一框橡籽里面出现的,所以肯定有人类活动的介入。再一个是在浙东萧绍平原,在余姚河姆渡(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把樟科树叶片的遗存,在中医药的过程当中。跨湖桥(8000年前的跨湖桥遗址)除了发现茶籽以外,还发现了一个罐子,罐子里面整齐码放了几十根树枝,这个是鉴别不出来了,很可能是我们中药的开始。所以我想茶的利用,一般来说都是从药用和食用开始的。我们现在考古发现,在浙江萧绍平原几个遗址的发现,正好印证了我们这样的说法。
2004年、2011年分别在浙江余姚田螺山,很大一个遗址发现了几丛树根遗址,经过国内外多学科的研究鉴定,认定是茶树根。而由于种植的环境,土是熟土、翻动过的,不是种子落地生出来的没有翻动的土,所以是熟土。我参加了他们的两次研讨会,后来又参加了他们的成果鉴定会,鉴定的国内外学者们通过多年的研究和鉴定,最后鉴定它是距今6000多年前,人工种植茶树根的遗存。我们在此之前,一般讲神农尝百草,这个传说时间(久远),距今6000年,比我们之前一般所说的神农尝百草的时间(距今4000到5000年)还要久远。
河姆渡遗址对我们中华民族文明进程是有一个相当佐证的作用。河姆渡遗址发现之前,我们都相信我们吃的大米是从印度传到中国的。但是河姆渡大米的发现,而且是已经经过驯化的,已经是人工种植的大米,这样一下子把我们人工种植水稻的时间提前到了距今7000多年前。现在随着考古的发现,大米越来越提前,已经到了9000、10000年前。因为科学分析已经到了这个点,关于人文驯化。在河姆渡出土了整罐子的樟科树叶片,这个叶片跟我们现在的樟脑丸不太一样,但它是樟科树,这个树的树叶可以拿来煮或者喝的话,或者烧的话,可以驱赶蚊蝇,消毒杀菌止疟,比如吃得不好的话。
河姆渡也好,跨湖桥也好,都是滨水环境,都是在海边。现在为什么保存下来了?后来他们被海水淹没了。在南方这种植物的遗存是很难保持的,但是很难得在河姆渡、跨湖桥以及后来田螺山,完整保存那么多植物性的材料。所以对我们认识中国史前文明,以及中国文明,多中心起源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田螺山遗址也发现了茶树根遗存。大家看这张图分两排排列的,所以这个茶树根,是有明显的人工干预的痕迹。又分布在房屋基址的周围,而且不光是一处,发现了三处,我们都是通过一定的鉴定,最主要的是通过基因鉴定。但是很可惜,我问了科学专家,说本身这个根部的基因很少,在水里浸泡了几千年之后,这些组织都已经不存在的。而且基因是活性的,是蛋白质组成的,是活性的东西,这么多年已经不存在了。如果做了NDA鉴定是最简单的,但是它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我们通过其他的物质鉴定。茶树含量最高的,就是我们说的茶氨酸,在其他的包括茶花的树里面含量都非常低,可能只有十几个单位。但是在茶树有1000多个单位,甚至接近2000个单位的区别。还有日本的学者是通过树木里面的通道水管纤维的分析等等,根据各种植物学的分科,鉴定它是山茶科茶属的植物,还有种种环境的分布,所以有这么一个判断。
我当时看考古报告,在萧山跨湖桥遗址出现了什么?出现了寄生虫,当人驯化了猪之后,又出现家养的猪之后,这是人畜共有的寄生虫。那么随着之前可能跟我们的食物结构有关,我们就是从自然界采集、狩猎、捕鱼这样的一个结构,在驯化定居之后,各式各样的问题就出现了。所以出现了那样的寄生虫之后,我想我们就可以理解了跨湖桥的中药罐了。
另外一个是关于人工传播花粉的研究。在河姆渡这个地方的土壤里面,说花粉,不一定是花粉,这个里面的是孢子粉,在出土的樟科树叶片的地方。因为这个地方的孢子粉含量非常低,证明这个树不在这个地方。表明什么?表明这个樟科树的叶子是从其他地方采集过来的,如果是人工采集并且储存的话,证明这是一种有目的的利用。所以我想因为他们这几个遗址都在萧绍平原,整个离的都不远。所以整个环境,比如背山临水、水网环境,都是很一致的,都已经驯化了猪,虽然有很多采集和狩猎的果实,但是同时又有了这样一些人工的驯化和培养的痕迹,无论是牲畜、家畜还是植物也好。所以我想在这样一个整体的进程当中,当然新考古学研究,还包括整个环境,我们今天不在这儿展开。关于茶树,在距今6000年的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里面,出土了人工种植的茶树叶的遗址,表明我们那个时候便开始利用了,可能是药用和食用兼有,但是可能药用是更多的,因为在这种植物环境、动植物环境非常丰富的环境里面,做食物的可能性相对小。因为食物无非就是单纯的饮用,做药用的可能性大,结合当时的中药起源性的状况。
之前我们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句话是清代的学者加上去的,但是神农作为我们的人文始祖,确实对于整个农耕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因为在传说时代,大家会把代表人物,就像我们现在的形象代言人一样,我们会把这样一些成果,寄放在一个典型英雄人物的身上,神农就承担了这样一个功能或者职责。神农尝百草,也是民间学者攻击的一条。他们说你看汉代的《神农本草经》里面是没有这句话,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典籍是各式各样的“不存在”,战乱也好,失火(典籍)就没有了。所以这些书《本草经》里面是没有这个内容的,而且这句话是到清代才有人加进去的。陆羽在公元760年左右写《茶经》的时候,“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虽然我们已经没有说汉代的《神农本草经》的记载,但是从历史发展下来,(结合)现在考古学的证据,确实我们的传说跟当时的不同区域的文化发展是一致的。就像季羡林先生说的,“随着考古学的发现,研究越来越深入。我们的历史会变得越来越长(随着考古学的不断进步,我估计将来考古发现不但有夏、有禹,一定还会有更古的尧、舜,还要往上发展)”。大意就是这个样子的,考古学会把我们的文明史往前推。
最初茶产区的人,有植物资源地区的人,我们可能药用它,用它做药物,或者已经作为一个饮食了。我们可以从现在尚存的吃擂茶,浙江、湖南的豆子茶等等,这样的一些茶里面可以看到,其实它也是作为食物的一部分的存在。这样一种食物的存在,一开始是在南方的茶产区存在的,它是通过权力的构架,通过权力的网络最后到达了北方。我们知道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到“自秦人取蜀而后,始知有茗饮之事。”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先是秦,当然秦比较短,它早早拿下八国之后,始之有茗饮之事。
2016年,汉景帝阳墓陵出土的东西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多年的研究,最后做出了鉴定,在西藏阿里地区又出土了一个墓,里面也发现了,都是距今1800、1900年的墓。阳帝陵的中间大方块是他的陵墓,周围有很多丛葬坑,东南西北都有丛葬坑,丛葬坑里面有很多东西。当时汉代的观念是视死如生,人去另外一个世界,要向当时在人世间活着一样去生活和侍奉,所以有很多的殉葬。当时不要有那么多人被杀,所以就有那么多俑去陪葬。茶叶出土在什么地方?茶叶出土在东区的第15坑,大概是这个位置出土的,是出土了茶叶。提取出来的成分跟我们现在的茶叶成分很相似。我们现在说的喝茶睡的着睡不着,跟咖啡碱有关系。中科院和农大的化学家们说,咖啡碱是基本上不衰减的,事实上咖啡碱也是检测是否是茶叶的一个参数。
长沙马王堆汉墓里面出土的竹简,文字学家把它判断为“槚一笥”,这是一箱茶。在长沙“魏家堆”的汉墓里面也出土了一个石头,上印有“荼陵”,训诂了有这个字“荼”,这个有多个读音,有茶陵的这个“荼”,就应该读“茶”。
湖州出土的东汉的青瓷罐,罐子的肩部刻了一个“茶”字,但是缺了两点,也缺一横。但是清人编纂的汉人《汉印》缪篆印文里面就有这个简化写法,草木之中有一人,下面就是一个“木”。所以这种俗字,草木之中有一人“茶”这个字的“俗”字,这个字其实很早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