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第九讲哲学家茶座:从三晋哲学看中国茶道(上)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主讲人:路强 助理研究员

时  间:2017年12月24日下午3:00-5:30

地  点: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600会议室

 

首先我非常感谢李萍教授和林教授的邀请!来人大绝对不敢说是讲座,来这儿就是参加一个论坛,来“漫谈”,我都感觉到很惶恐。

我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是因为我研究的方向是“三晋哲学”、“三晋文化的哲学反思”这一块。我想从三个方面来展开三晋哲学与中国茶道的透视。第一个是三晋与茶,讲二者之间为什么可以结合?不只是晋商茶路的问题。第二个我想谈谈三晋哲学与茶道哲学。茶道哲学其实是非常前沿的,尽管茶道似乎是非常古老的东西,但是选择面非常的前沿。这种对于日用事物进行一些哲学反思,我个人认为是不是有可能成为下一步研究的前沿?法国哲学就有这样的特点。第三个我想谈谈在当代我们如何看待茶道哲学。主要就是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谈三晋与茶,这也是我选题的一个初衷,分两个部分跟大家汇报一下自己的感想。

第一个部分是茶文化与茶道。一说茶道,我们就不得不提茶文化,我认为茶文化本身从概念上来说,可以分为广义的茶文化和狭义的茶文化。广义的茶文化,只要出现了这个“茶”,哪怕是神农尝百草里面的最初的原始的神话上的解释,出现了这个概念和人的生活,或者跟人类发生一定的思想文化关系,我们就可以认为它产生出了一种文化形态。尽管这种形态有时候可能是粗浅的,甚至是粗糙的、粗鄙的,广义上只要有人参与都可以称为文化。狭义的茶文化,我认为它是茶与精神生活结合后形成的文化形态,特别是指茶对于精神的延伸,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茶在人们精神生活当中的作用。

中国的茶文化我认为大概分为五个时代:蒙昧时代、滥觞时代、精致时代、流俗时代、时尚时代。第一个“蒙昧时代”应该是在远古时期,可以推到魏晋玄学时期。那个时代茶最初是作为药,或者是作为一种饮料,就是日常可用可不用的东西,有一些地方必然会用。好多东西被冠之以“茶”的似乎就是树叶泡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茶,没有形成我们今天说的文人的特定仪式,没有特定的其他内涵性的东西。

第二个“滥觞时代”是茶文化起源的时代,是在魏晋时期,出现了“清谈”,出现了文人的生活方式,文人的生活方式有时候可能是过于追求、到了一种矫情甚至病态的状态。“滥觞时代”的茶被文人赋予了生活中的某些意味,就认为我是一个文化人,我要在这种仪式当中体现出我与众不同、卓尔不凡的态度。这个时候茶被赋予了很多精神,意义的东西才体现出来了,这是在两晋时期,魏晋南北朝,直到唐代。

从唐代的陆羽《茶经》到宋代,茶文化进入第三个“精致时代”。最典型的是陆羽《茶经》,读过宋徽宗的《大观茶论》,蔡襄的《茶录》,我们会看到他们把茶做的非常细致,甚至把茶每一个用具都冠以官谓的名称,那里面的茶是非常复杂的。

第四个时代叫做“流俗时代”,或者说“简约时代”。流俗时代是到了明清,尤其是明太祖朱元璋“改团为散”之后,茶就流入寻常百姓家了,开始有了茶馆,开始有了茶之外的东西。清代最典型的茶文化是茶馆文化,我觉得现代茶馆文化最现实的例子是在成都,成都的茶馆不为喝茶,茶馆里面的盖碗茶很便宜,也不见得多好喝,它是为了聊天,为了打牌,为了大家摆龙门阵、拉家常,为了这样一种很市民化的生活。

最后一个时代“时尚时代”,我认为就是今天,今天饮茶无疑成为一种时尚。尤其是我党大力反腐败以后,排斥了大吃大喝以后,而且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了。企业家的办公室都放一个茶盘,不管你懂不懂,反正进去就喝。现在喝茶无疑成为一种时尚,很多人以喝茶、藏茶为乐趣,甚至为生命的象征。我身边有很多喝茶、懂茶这种身份的人,似乎雅致了很多。

说完茶文化,再来谈三晋哲学。为什么要谈三晋哲学?首先三晋文化与茶有渊源的。当时晋商贩茶的时候有两个生产点,一个在福建武夷山地区,另外一个是湖南安化。晋商贩的茶比较有意思,晋商贩的茶跟古代最流行的茶不一样,晋商贩的茶属于生活用茶,是提供给蒙古地区和俄罗斯地区作为煮奶茶用的,不会像咱们现在这样很细致的茶。

这一点在当时也有记录。这就是当时一个晋商的歌谣,剧种应该是二人台,类似于东北二人转,很多就是描述晋商贩茶的过程。这些记载和歌谣非常多,只要去查,晋商史料、当地的史料都很多。

  
上一篇玄峰:日本茶室空间的特点
下一篇第九讲哲学家茶座:从三晋哲学看中国茶道(中)
X

合作交流: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