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第十八讲哲学家茶座录音文字整理】茶会、茶事和茶沙龙:中国、日本和欧洲的典型聚会 喝茶方式的文化比较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茶会、茶事和茶沙龙:中国、日本和欧洲的典型聚会

喝茶方式的文化比较(4

——第十八讲哲学家茶座录音文字整理

 

第四点简单介绍一下当代茶会再现的方式。

我在跟我的跨文化茶道哲学课的学生(他们也参加了我举办的茶会),基本上我们每一个学期或者每一年都要举办一次跨文化的茶会。这是2年前的一个海报——中欧茶文化沙龙,想表现茶文化交流或者对比的方式。这是去年办的国际茶沙龙,(这是)2年前的方式,主要参与的同学们一起喝茶,在同济大学有德文图书馆,他们也支持这样一种活动,所以一般在德文图书馆进行。分几个茶桌,一般按照茶种类来分,有绿茶桌、红茶桌、黑茶桌、日本茶桌等等,同学们分不同的小组,有绿茶组、黑茶组等等。每一个茶桌都有它(个性)的设计和布置方式,这是一张图片。去年请了一位日本茶道老师,不仅是同学的茶会,同时也是国际研讨会,尤其是中日关系的研讨会。第二个部分是茶会,一方面是学者参与,还有同学参与。

第一个部分是研讨会部分,第二个是茶会的部分。我介绍一下,有2个部分,这是喝不同的茶,像我刚才说的不同的茶桌上,绿茶、白茶、黑茶等等,分不同的茶。所以每一个茶主为客人泡茶,中间请日本老师对日本茶道进行一个演示、解释,后面继续在每一个茶桌喝茶。我把它叫做国际茶沙龙,我请了浙江大学中国学部的国际学生参与,因为我在那边上课,所以请他们参与,跟我同济大学的中国学生进行一个国际交流。这边有几张签到处,放一些茶文化相关的书,有不同的导论,有红茶桌,赏茶,选一个20世纪德国设计师设计的茶壶,泡红茶、白茶,每一个茶桌有一种布置的方式。花草茶。这是日本茶道老师的茶道演示,做一些介绍、交流、互动,同学们可以辨析怎么泡茶。我安排一个几分钟保持安静的环节,就是冥想、专注安静的一个环节,我觉得这是与日本茶道做一个关联。这就是我同济大学做的茶沙龙。

如果总结的话,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作一个比较。首先我认为中国茶会、日本茶事、欧洲茶沙龙,可以从修身、养生、教育的角度作一个比较。他们共同点是一种文化修养,修养方式当然是不一样的,可能都是一种修养的理想或者理念。中国更加是修身、养生理念;日本修行理念,更加看出宗教的影响和宗教与审美的结合。茶沙龙可以说是全面的教育,尤其对女士教育起到很大的作用,当时女士不能上大学,一般都是在家里面(接受教育)。有谈文学作品、谈艺术作品、谈思想与文学家、哲学家交流(环节),所以对他们的教育非常重要。可以说更加与启蒙思想相关,也就是说,通过思想的交流,通过讨论,变成一个能够独立思想、独立生活的一个人。启蒙思想是一个方面,我刚才已经提到的浪漫派,也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方向或者一个文化的运动。他们通常是在魏玛附近一个小城市进行沙龙,也进行小型的(茶会)活动交流。所以启蒙包括不同的方式,也可能浪漫派更加会强调情感的一种修养,而不一定是思想或者情感与思想的一个结合。

    从艺术作为比较这三个(方式),中国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书法、绘画、瓷器等行为艺术,日本也是综合性艺术,但是更加体系化了,在小的空间里面把这些艺术集中在一起。茶沙龙更加是读书会(形式),也会有其他艺术绑住,产生一种氛围。可是我觉得也不能说是综合性艺术,因为只是偶尔会有音乐、绘画一些因素在里面。而不是一种更加系统或者更加经常性(发生)的方式。

    第三点,我觉得他们共同点是三个都是一种待客之道,也都强调和谐。当然如果说和谐可能需要进一步具体分析对和谐的理解,可能我今天不能做到进一步比较详细的分析。有不同的理解,中国也对和谐有不同的理解,哲学思想里面也有这方面的发展。从仪式来比较的话,中国茶会仪式相对轻松,日本复杂、严肃,茶沙龙仪式轻松。从茶比较的话,我认为中国茶会本身有重要性(特色),注重口感、颜色、香气,有本身自己的价值,也强调多样性,在某一个机会喝不同的茶。因为我们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某一种茶,我可能前一段时候去杭州,就强调茶本身的一个价值和审美的欣赏(能力)。日本可以说是茶相对重要,也不是说不重要,也会强调茶,比如主人自己跑到一个茶园选择自己喜欢的抹茶,比如茶人或者茶道流派的家元会专门选一种茶,代表他们对茶的理解。不是说(茶)不重要,可是与中国相比只是相对重要,可能不如中国这么多样。作为一种媒介而言,相对而言媒介的作用是相对重要的。茶沙龙茶主要作为媒介,不一定对茶本身的口感非常重视。

    从自然环境作比较的话,中国茶会非常重视自然环境,经常在绘画上、在诗里面、茶事里面经常会有自然环境的描述。日本茶事也强调自然,可是强调自然的方式有所不同,更加在茶室里面、庭院,也是一种对待自然的方式,更加是室内(环境)。当然日本茶道流派也有在外面喝茶专门的喝茶方式,不是完全没有,可是我觉得重点是在室内喝茶。茶沙龙在宴席厅或者专门的茶室里边。图片上可以看到这些宫殿,也是经常在园林里面,所以也是会选一个很好的或者很美的自然环境,当然当时贵族有这方面的条件。可是如果有条件也可以选另外一个方式,所以表示我觉得也是重视自然(环境)的。比如看柏林的无忧宫(Sanssoucl  Palace)一个英式园林里面,或者在慕尼黑茶事也是在一个很美的园林里面。

    从语言作对比的话,中国茶会强调语言交流,可以说饱含一种诗性。日本茶会存在有言和无言的关系,是一个很微妙的关系,或者是一个发展过程。也不是说完全沉默,而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也包括诗性,提到连句、连歌的方式,可是相对强调尤其在喝浓茶的时候保持安静。茶沙龙更强调自由的视角,是一种思想碰撞、自由沟通、讨论的方式,通过不同的艺术像阅读书籍、文学作品等等,更加强调通过讨论、思想的碰撞(发生),话题也会涉及政治、经济的现实生活一些话题。

最后,茶具方面,中国茶会茶具多样、丰富,历史非常丰富,有(很多)变化。日本茶事主要按照茶事主题进行茶具的组合,当然日本有瓷器和陶瓷,也是一个非常丰富的传统(茶具)。可是我觉得日本茶道茶具的特点是茶道组合,按照主人选的主题来选择茶具的配合,这是非常有讲究的,也体现了茶人的水平。比如我提到的“真、行、草”,这是标准,这也是讲到茶道怎么组合的问题。不仅是真或者只有草,而是茶人水平也体现在用哪些标准组合,用哪一个茶碗表达哪一种审美的标准。一种真行草的和谐或者是一个关系,重点放在草上,可是不会忽略真或者行。这是它的特点,茶沙龙上,安娜阿玛利亚初始是说不要强调奢侈,但是看他们的茶具,我觉得一个特点是比较华丽,还是比较奢侈、跟身份有关系。茶具代表着身份。

另外一个特点,可以看到茶具艺术风格的一个发展、时代的特点,我想当然在日本中国也是一定历史发展,可是我觉得与欧洲艺术发展模式有区别和关系。我想从一个跨文化的角度出发,我觉得在我们今天的全球化世界里面,我认为可能将来不一定有这种每一个文化一直保持的(情况),更多的是越来越多的方式,是不同的文化互相影响、互相沟通,通过互相影响会产生其他的模式和方式,互相学习。比如茶沙龙这种沟通方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一点。可能一个环节,可能会涉及这样一种沟通方式;反过来从茶沙龙上的一些不足,可能在茶方面会增加对茶本身的理解。或者是对茶的品尝程度(加深)。日本茶礼仪或者仪式重视,比如仪式与安静的关系,如果没有仪式很难产生一种安静的氛围。

所以我觉得从这样一个跨文化的视角来看,可能更加会有一种互相学习、互相影响,最后产生最好传承的有文化深度和丰富性的一些新的模式。

我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


  
上一篇范增平:茶儒一体的价值观——哲学家茶座第十七讲录音文字
下一篇【中外茶交流】|搭建中国与欧洲之间中国茶与文化推广与交流平台
X

合作交流: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