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際鴻:陝南茶區考察報告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编者按:本文为第七篇2024年暑期陕西产茶区茶文化、茶产业考察活动的个人考察心得,本文作者为台湾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促进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羅際鴻
兩岸曾相隔數十年,年輕時讀中國文史地,總覺得遙遠、帶著嚮往心情。印象中,秦嶺是大陸許多農作植物的北極,1995年首次訪问山西大同,有人開口邀我,若他在當地種茶,希望我協助指導,我當時就回以客觀條件難行。
這次中國人民大學茶道哲學研究所相邀考察秦嶺南側茶區,首先浮起的想象有三:
1.緯度較高的秦嶺與大巴山茶園景象會是怎樣?
2.高緯度因平均氣溫較低,應該是生產綠茶為主;
3.與山東茶區相比,一東一西,都是產茶“北極”,只是緯度稍有不同,約差4度(1度約110公里);同時,山東茶區算是“東極”,秦巴茶區則靠近“西極”。
帶著興奮的心情參與了本次考察活動,一路受到受訪者們熱情安排與接待,讓團隊成員們能真正深入了解秦巴茶山的產銷經營內容,體會茶農們純樸認真的管理細節,從中感受該地悠久的茶文化與歷史背景。
對於同時愛好茶、書法與傳統文化的筆者而言,在親臨遊覽過去只在地理課本上讀到的秦嶺、巴山、漢水等美麗山川之外,也獲得難得的機會,順道參觀幾處博物館、古跡,尤其特別珍貴的“石門十三品碑銘”真跡,令筆者心中震撼不已。
秦嶺以北,冬季嚴寒、沒有東南季風雨水滋潤,無法穩定產茶。但秦嶺南側到巴山之間的漢中盆地和安康盆地,存在許多適合種茶的坡地和丘陵地形,秦嶺阻擋了嚴寒氣流,一年當中也有一段相當充足的高溫多濕氣候,適合種茶。這些客觀條件是毋庸置疑的。
可是,多年來有關秦巴地區產茶的資訊一直缺乏。筆者雖聽過紫陽毛尖,卻不曾注意到產地何在,可能因紫陽縣是個小地名,難有機會觸及,但也或許是因秦巴之間茶產業知名度不高的原因。這次考察當中,有受訪專家指出,某安徽茶區專家曾說「漢中也有生產茶葉嗎」?這說明了,秦巴茶區所產茶葉還要費更多力量或技巧加以宣傳。
本文就試圖談一些茶葉宣傳元素的看法。
一、名稱問題
實地考察發現,秦巴優勢在於緯度較高,海拔約一千米左右的山,所產茶葉本質,已優於很多較低緯度的高山茶區,譬如亞熱帶臺灣島上兩千米以上高海拔的茶葉未必較優。文獻上可以看見對這個茶區內的產品具有高香特色的讚美。訪問第一站陝西理工大學邀請的專家中,有「漢中第一筆」稱號的作家王蓬先生,以及後來受訪的多位在地專家,都以秦巴區的優異茶質為傲。
與臺灣或緯度相對較低的大陸各地高山茶區相比,不同的是,緯度低處一年間氣候變化較多,可製作各種醱酵度產品,產期也較長。秦巴茶區緯度高,千餘年的傳統是以不醱酵綠茶為主。
然而,近代以來,市場流行不斷變化,加上機械化製作技術進步,秦巴茶區迎合市場趨勢,也發展紅茶、白茶、黃茶的製作工藝,減少茶菁原料的浪費,拉長了一年當中的產製期。由於茶質好,新產品品質也獲得各方認可。整個秦巴茶區許多縣、鎮地方產品,多次獲得國家級大獎,如漢中仙毫、秦巴紅、漢中紅…等多種,獲得“中茶杯”茶王賽金獎、特別金獎等,都是引起其他產區專家學者和業界刮目相看的事件。
值得特別一提的,幾乎所有獲獎產品,都以「群體種」茶樹原料製作。筆者遠來,初聞這個名詞產生誤解,以為「群體」就是「各地普遍種植」之意。經數日後才知道所謂群體種,如同臺灣習稱在地品種,實際上當地傳統已經存在的品種,長期經過種籽自然有性繁殖,更能長久適應當地生態條件、維持豐富的品種特色。
由於各地氣候、土壤條件有別,外來優良種未必適合本地客觀條件。受訪者紛紛指出,引進外來良種的產製效果並不理想。秦巴茶區茶樹休眠期長、生長期短,需要耐寒性較強等必備條件,在其他良種改進到足夠適應環境前,種植群體種當然比較適合。
据手中文獻所知,秦巴茶區近代著名產品有午子仙毫、紫陽毛尖、秦巴霧毫、漢水銀梭等。但考察過程中,或許因為陝西地方口音未能聽清楚,只覺得紫陽毛尖多次被提及,午子仙毫有數次,其他兩種未曾聽到有人提起。
文獻指秦巴霧毫產於鎮巴縣,但7月22日去鎮巴,看見的介紹資料主要是鎮巴毛尖、漢中仙毫、漢中紅茶等。漢中仙毫曾獲中茶杯茶王賽金獎,鎮巴也獲得全國重點茶縣等榮譽;漢水銀梭是近代南鄭縣產品使用的新名詞,1988通過技術、品質認定,1989獲農業部名茶稱號,而文獻指出唐代南鄭已有歷史名茶「千龍洞茶」,考察過程,這兩個名稱未聽到有人提及。
茶葉產品名稱問題,的確是經營茶葉市場非常重要且複雜的課題。一種茶葉新名稱的推出,如果沒有強大宣傳力量、豐厚文化資源、充足資金,以及天時地利人和等條件作支撐,再美好的新名詞,往往都只能半途而廢,達不到期望的經濟效益,形成過多的投資浪費。
試舉台灣茶業為例,1980年代之後,外銷大茶廠逐漸沒落,各地興起茶作戶自產自銷的新興發展,主要由各地農會組織推廣。一時間,從南到北、由西向東,除了傳統已知名的文山包種、凍頂烏龍、東方美人茶等少數固有名稱外,各地推出的新品名稱包括龍泉茶、六福茶、長安茶、貓裏紅茶、梨山茶、杉林溪茶、松柏長青茶、舞鶴茶、福鹿茶、大禹嶺茶、福壽山茶、阿里山茶、合歡山茶……..等。
卅多年來新冒出的數十種茶葉品名,有些還加以某某高官命名等宣傳手法,能獲成功發展和良好效益者,通常只有兩大原因:觀光區的遊客群體消費力量、高山茶的客觀條件。少數成功例外,如東方美人茶,是兩種意義不盡相同的舊名稱互相套用在現今的產品上(按:目前市場上流行的東方美人茶,與膨風茶名稱共用,大多數產品已不能與傳統膨風茶相比);舞鶴茶區改推「蜜香紅茶」,福鹿茶區改推「紅烏龍」,兩者頗為成功,但總產量有限,其實他們的製作觀念多少受到膨風茶強調蜜香風味的影響。
這次秦巴考察過程,在安康市轄下,筆者感覺最著名當是紫陽毛尖。但因紫陽是隸屬安康所轄縣份,較高層的安康茶人似乎有意以安康毛尖的名稱替代紫陽毛尖?(按:不知筆者是否誤聽?)若以區域性茶業發展方向觀察,有沒有這個必要,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課題。
以臺灣凍頂烏龍茶產業作比較,真正的凍頂茶區範圍和產量相當有限,但因知名度高,年銷售量曾經遠超過當地產量,它帶動了週圍相當大範圍的茶葉經濟產能。十餘年前去江西婺源,喝到非常好的綠茶,價格便宜,茶農說,為了賣好價錢,有些貨運到杭州當作龍井茶賣出。另一個明顯例子是武夷山大紅袍,名聲遠播,但是當地茶農說,在觀光區的店裏買茶,如果不懂,有可能買到一百多公里外的產品。即使在國外,如巴拿馬的藍山咖啡產區,也有類似效應。
因此,我們可以反思:紫陽毛尖能夠代表整個安康轄下最高的茶葉品質嗎?有必要用「安康毛尖」取代「紫陽毛尖」嗎?
二、文化資源的注入
我們若深入探討,其實漢中茶區古代早有貢茶歷史。這應當是一項非常優勢的元素。
考察過程曾聽一位受訪者提到,漢中歷史文化積澱深厚,但似乎少了重要名家的代表性詩文幫忙頌揚這個茶區的茶葉。筆者對詩文所學不足,正好同行考察的现代中国文學教授王雅清老師舉出一例:
「嘉慶十二年,題補興安知府葉世倬,寫了一首絕妙好詞,成了紫陽茶的免費廣告,效益頗豐。詩曰:
桃花未盡菜花開,
夾岸黃金照落霞。
自昔關南春獨早,
清明已煮紫陽茶。」
又,自陝南回臺兩天,正好浙江竺濟法兄傳來一首王維《赠吴官》詩:
「長安客舍熱如煮,無個茗糜難禦暑。
空搖白團其諦苦,欲向縹囊還歸旅。
江鄉鯖鮓不寄來,秦人湯餅那堪許。
不如儂家任挑達,草屩撈蝦富春渚。」
葉世倬詩提到秦巴茶區的紫陽茶,是在清代嘉慶年間,時間較晚;王維詩提到茶, 顯示唐代首都長安飲茶之風,沒有提及茶葉產地。
據近代出版的《中國茶經》書中敘述,六朝以前,巴蜀已是茶文化發展的搖籃。其中有幾段文字是這樣說的:
「六朝以前的茶史資料表明,中國茶業,最初興起於巴蜀。」
「清初學者顧炎武在其《日知錄》中考說:“自秦人取蜀後,始有茗飲之事”。指出各地對茶的飲用,是在秦國吞併巴、蜀以後才慢慢傳播開來的。」
「…巴蜀茶業的起始是早的,只可惜見諸文字記載的時間較遲,直到西漢末年的王褒《僮約》中才有記述。」
更明確的一段話是:「東晉常璩《華陽國誌.巴誌》所說:”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於巴,爵之以子,…丹、漆、荼、蜜…皆納貢之。」……「這一帶既然成了西周的屬國,至少在臣屬初期,會與周王朝保持一定的納貢關係,貢品中包括了漆、茶和蜂蜜這類方物特產。」
又提到《華陽國誌》所載,巴蜀「戰國前已形成的歷史茶區。」
「三國魏張揖《廣雅》載,“荊巴間採茶作餅,成以米膏出之”。」
「在秦漢直至西晉,巴蜀仍是我國茶葉生產和技術的重要中心。」
古代所指“巴”,史載周秦之世其疆域東至魚復(白帝),西至僰道(宜賓),北接漢中,南及黔涪。由此可見,漢中所在的秦巴之間,產茶歷史悠久,而且在西周時已是貢茶之地。西周定都鎬京,今西安附近,與漢中相去不遠。宮廷用茶,很多是來自巴山蜀水進貢,應該是合理的推斷。
據前人所考,大約成於2500年前的《詩經》,有七處提到“荼”字。當時這個字,是否就是後來的“茶”?歷來有不同看法。但因其中一處《大雅.綿》詩句“堇荼如飴”,說明“荼”雖苦卻也有甜味,茶即是苦而後甜的。加上另外兩句《邶風·谷風》謂“誰謂荼苦,其甘如薺”、《豳風·七月》謂“采荼薪樗,食我農夫”。這三句的語意,被許多人認為荼就是茶的古字。雖然顧炎武認為荼在中唐以後就是茶,但也有不少學者認為春秋以後荼就是茶。若此說成立,又可以探討下一個問題。
《詩經》內容《風》、《雅》、《頌》三部分,分別是各地的歌謠、周人的正聲雅樂、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前面提及七處記述“荼”的詩句,分別在這三部分都有出現。因此,可以如此解釋:西周、最晚到春秋時期,從宮廷到各地民間,荼已經是非常普及的用品。荼固然可能作為藥用,但用作日常飲用,似乎也不無可能,不然不會成為一種需要相當生產數量為基礎的「貢品」。以周王朝當年權力所及範圍來看,漢中一帶提供的貢茶,有可能是比較大宗的。
再進一步說,帝制時代貢品,往往都是品質最精、最優的代表性物品。秦巴所產茶葉既然早已是貢品,甚至是歷史上最早的貢茶,《華陽國誌.巴誌》已經直接指明這一點,又有詩經經句記載。今天要加強宣傳秦巴地區、或整個陝南地區的茶葉,何不以此“貢茶”為主要宣傳亮點?如果要加強歷史感,可否冠上“周王貢茶”、“周禮貢茶”或“春秋貢茶”…等名號作宣傳呢?如果可行,這類名號之下,仍可附以秦巴範圍內各處重點產品,如附加漢中仙毫、紫陽毛尖、秦巴毛尖……等產品名稱。
最後,筆者在考察過程中,於安康學院曾經提到兩項建議,在此稍加解釋:
一個是廣告學上的理論:“他定位”。多年前臺灣一個沐浴用香皂廣告,產品做成稍微弧線,廣告打出“彎彎浴皂”一詞,數週內即迅速紅遍全臺灣。此例說明,同樣類別的產品,用間接或別樣的表達方式,經常能夠加強廣告受眾的印象。這辦法並不容易,需要有更高智慧的人去發想,或偶然靈感找到適合的廣告用詞。
安康地區茶界,目前似乎特別強調富「硒」茶。但筆者認為,喜歡品茗的廣大群眾,通常比較關心「香氣」、「口感」等兩大主要議題。雖然硒成分對人體健康有某些好處,但過於強調硒的功能,在宣傳效應上顯得較為狹隘。點到為止即可。
另一個是筆者長期在媒體工作觀察所得:具共同地理或歷史條件範圍內的產品,主要名稱應盡量統一,避免區域內小範圍產品互相過度競爭,也避免分散共同的資源與實力,這包含官方有限提供的財力,以及共同的歷史文化資源。
譬如武夷山“大紅袍”,帶著神話性的故事擴大宣傳,效果特別好。十多年前在武夷山市所屬南平市轄內(少數在轄外),同時出現相當密集的“大紅袍”T霸廣告(指公路旁高大的T型廣告),非常醒目,各種媒體也不斷出現相關消息。帶起的廣告效益,不僅止於無性繁殖數年間即大量生產的“大紅袍”,也外溢到當地其他的茶葉品種,如產量極多的水仙,以及鐵羅漢、正山小種、金駿眉等多種傳統名茶,一起受益,水漲船高。
宣傳,離不開大眾媒介。媒介廣告有一定的規則方法可循。但不可諱言,能獲得成功者,通常必須在有限時間內投入大筆資金,加上優異的設計內容。這個部分,應非民間個別茶農或茶商能夠做到,官方的確需要在這方面做足支持力量才行。
以上個人淺見,請酌參。
(註:本文主要參考資料為《中國茶經》一書,1993.11.30.台北紫玉金砂股份有限公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