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海:吃茶慢一些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施海·黔茶使者
何谓慢?相对快而言,于是有了守中一说。其实,慢是快的通道。无数次的慢,才有可能出现快。我们习惯称之为节奏。
素水一壶,方寸席间,境抚杯盏,缓近慢润,浓淡半盏,众处沉浮,捻成枯叶,水间重生。世界近乎一杯茶!一杯茶汤从茶青到干茶再到与我们的遇见,真可谓是千呼万唤始出来!近日茶园茶山热闹,主题是各种春茶之事。一个个故事就这么粉墨登场了。若是观光,过了也就如窗外的风景,随风逝去。倘是问茶,则慢些,因为这边风景独好……
春到人间,草木先知。茶, 喝了这么多年,也聊了这么多次,你真的了解她吗?让我们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慢环境中去走近她。以时间为轴,我们会先后进入前后相续的节气中:清明至小满是春茶,小满至小暑是夏茶,小暑至寒露为秋茶,时令告诉我们,不同阶段,茶叶的生长、品象、成熟度、内含物等 皆有差异。这就是物尽其用了。春茶不是夏茶,夏茶也会是秋茶,一叶一味。所以需要我们沉静下来一步步往下延伸。这时,是否会慢一点呢?不慢也不行,因为今天不是明天,明天也不会是后天。明前茶,贵如金这时的茶,氨基酸高,多酚低,滋味自然是有所欠缺的。不过,若是当季喝到一杯春茶如沐春风,心旷神怡。整个春天都会是你的。受市场追捧,就一早字。但它绝非快,它也经历了漫漫长冬的蓄养才生发出来。
例如,清明,字义就是气清景明之意。此时人们随着春意也是心清眼明的。所以常呼朋引伴,同往踏青。放慢脚步,我们不时会想起儿时背过的古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景象如此的舒缓,同时又是这般生动清晰。“杏花村”,既在眼前,又往远方,多么的一览无余!这源于简单,它是生活的常态。在慢功细琢中去平实表达一份惬意。现代诗人也曾言,如果有一天我老了,请把我留在那片春光里。你说这个慢不慢?超慢!用余生来相伴 不过此时有杯茶,就会更有诗意吧。至少日子有个调味剂,一份淡淡的念想。
茶史中有位宋代著名的高僧,谦师,点茶三昧手。从他的止息杂念到心神平和再到行云流水,无不是无数次的慢所稳定下来的一份心性。烹茶之事,得之于心,应于手,非言传,学到者。又如,北宋史学家刘颁所言,泻汤夺得茶三昧,觅句还窥诗一斑,真是很妙的慢茶节奏。茶为饮,发乎神农,悠远的传说,一路走到今天。在其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些都是历史慢慢地一代代传下来的。所以慢是形成现象的有机组成因素。
喝茶的容易度,仅次于喝水。 在中国,吃米饭人口第一,其次就是喝茶人口了,5亿人。喝茶者中,既有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有雅致生活的琴棋书画诗酒茶。 在修行生活中,所追求的茶禅一味也是借茶喻理的。就这么简单而又容易的茶,你认为他慢吗?看似慢,其实不一定!每片叶子都各自有自己的滋味。
吃茶存在于整个人情交往的过程中,一杯茶也有许多故事。有些事,走着走着就散了,从相濡以沫到不见你来,茶也换了好几开,前路迢迢,后程未卜,你陪我一程,我念你一生。在时间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或晚一步,一切都是恰巧遇上,原来你在这里,我想带你走,因为你是我的这杯茶。茶如人生。淡然地端起才可以无牵挂的放下。在岁月里,杯盏中的茶渐渐的,由浓变淡,由热转凉,才会不浮不燥,既然初心还在,那且慢慢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