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杨名:以学《诗》之义识茶——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编者按:本文为第八篇2024年暑期陕西产茶区茶文化、茶产业考察活动的个人考察心得,本文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2005级哲学博士,陕西理工大学茶文化研究所、经学哲学研究院发起人。



杨名

 

《论语·阳货》载:“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孔子之所以倡导弟子学《诗》,是因为《诗》可以兴观群怨、事父事君、有鸟兽草木之名以资多识之益等一系列社会功能。《诗》之所以具备这些功能,归结于一点,就是孔子所说的“思无邪”。《诗》乃感于物而作,而茶作为天地间一物,自然也是《诗》的素材之一,如《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豳风·七月》“采荼薪樗,食我农夫”、《大雅·緜》“周原膴膴,堇荼如饴”、《周颂·良耜》“以薅荼蓼,荼蓼朽止”等都是《诗》中与茶相关之语。茶是否也有与《诗》同样的兴观群怨之益呢?下面我们将结合2024陕西茶文化考察做探讨。

 

一、以《诗》之“兴”识茶之美善

兴,为《诗》“六义”之一。茶园虽没有《诗经》那样的表现手法和文本形式,但她带给人们美善的感受却更为真切质朴和无微不至。紫阳县的现代《敬茶歌》唱道:“茶中的缕缕清风,缕缕清风呦,能使你精神焕发,精神焕发。……带着茶香乐呵呵,带着泥土香乐呵呵,画眉好听乡音甜呐,天上人间哎,还在深情地唱啰嗬嗬。”《芳香满天涯》唱道:“好水养好女,好山出好茶。秦巴山流出,流出的清纯,滋润美丽茶花。秦巴山流出的清纯,芳香满天涯。”秦巴清纯的山水养出了好女、种出了好茶,茶歌中的清风、泥土都带着香味,使人精神焕发,芳香满天涯,这样的美好生活还有谁不心驰神往呢?

本次考察地区主要在汉水流域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和生态补偿地区,因此地域绿化率很高,常年空气质量为优,考察团队在饱享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同时尽情领略汉水源头沿岸的美景,云雾缭绕的青峰,银练悬挂的飞瀑,清香细秀的茶尖,醇厚丝滑的茶水令考察队员们赞不绝口,流连忘返。天地之美兴起人性之善,激起人对这份美好的赞叹和怜惜,恻隐之心不由而生,考察团队每到一处,都满怀关切地询问茶园病虫害防治和农药使用等情况,指出茶园可能存在的污染问题和隐患,真诚建议科学管控农药使用,守住良心和底线。

茶园的静秀,茶艺的雅致,茶水的香醇,总在不懈扮演着“起予者”的角色,与人之善互感互发,无论是茶农、茶企业家还是茶文化研究和爱好者,为了茶业延续兴盛付出辛劳,即便财产受损甚至带病受伤,仍对那一片片茶园山水怀着赤诚不渝的热爱。茶之善引发人之善,茶与人的互感互发、持续交融进一步促使和指引人与茶的融合,笔者曾认为“在生态文明时代,生产力的创新将以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合统一为价值目的,其创新的关键在于人类生存意识之敏感、人类生存环境之建设以及人类对更美好的生存环境之向往,这成为引发生态文明价值实现问题的三大因素。其中第一个因素最为直接和迅速,后两个因素则分别起到持续实现与指引的作用。”[1] 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乃至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应自觉以人本有的向往美好生活之善性为价值前提,扬弃纯粹物质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假设,通过建设和维护体现美好生活原初物质基础的自然生态环境以进一步激发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兴己、起人之善,从而形成生态文明建设中天人关系的良性循环。

 

二、以《诗》之“观”识茶之优劣得失

本次深入考察陕西主要产茶区,使我们得以观陕西茶业发展的优劣得失。

首先,地理气候条件优势。汉中、安康等地同属陕西南部汉水流域上游,位于秦岭南麓,巴山北坡,属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温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其所处纬度、海拔是地球上最适合茶树生长的地区。    

其次,茶叶品质特色优势。由于上述地理气候条件,加之陕南秦巴山脉生态环境优良,云雾天气几率高,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土壤富含锌硒等特点,使当地茶具有高鲜高香、低苦低涩、味浓耐泡、形美保健等品质特色。另外,现代茶叶加工技术与秦巴山脉生物多样性特点相融合,又使陕西茶叶产出了像汉中炒青绿茶、汉山红茶、白毫银针、蜜黄、黑金等所谓“五色汉茶”及汉中栀子花茶、安康富硒绿茶、紫阳红茶、调味茶、平利绞股蓝茶等品质特色多样的茶产品。

再次,历史文化优势。汉水上游历史文化悠久,不仅存有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活动遗迹,也是青铜文明南北交流的重要地区。从虞舜陶渔到夏禹导漾,从旱麓“求福”到巴国贡茶,从“汉中开汉业”到“张骞凿空天”,从龙亭侯舂纸浆到武乡侯“驱流马”,从德宗避难梁州以兴元到高宗御守兴元以败金,从“令采汉中茶以易马”到“购紫阳茶种课之树艺”,从秦巴蜀道到汉水航运,从唐宋茶马互市到明清北五省会馆,自上古至明清,这些历史遗产为汉水上游地区“三茶统筹”积淀了丰厚的文化资源。无论“秦头楚尾”还是“西北小江南”,抑或“中华聚宝盆”和“秦巴万宝山”,这些称誉无一不是汉水上游跨地域多元文化融合特色在自然、人文方面所具优势的见证。

最后,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与政策扶持优势。汉水上游既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和生态补偿地区,又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在“一带一路”、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的宏观战略背景及当地政府茶旅融合等相关政策规划与扶持下,陕西茶业发展机遇大大增加,发展条件显著改善,如:

汉中市南郑区罗帐岭茶园在乡村振兴、茶旅融合战略规划下打造出生态观光体验式乡村旅游项目,因多方政策叠加获得新机遇,发展成为汉中重要产茶基地。

汉中市勉县加大茶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当地汉唐有机茶园、茅坡山观光茶园、沔水春生态茶园等在修通柏油路后,茶旅融合及产业效应改善明显。 

汉中市西乡县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制定“茶叶经济强县”发展战略。相关领导带头宣传推介西乡茶叶,推动茶文化资源挖掘开发,打造品牌形象,提升西乡茶叶知名度,为西乡县茶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安康市平利县政府提出“生态立县,一叶率先突破,创茗茶大县”战略,蒋家坪村主任带头流转集体荒芜地建茶园近千亩,在县茶业局、老县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成立女娲凤凰茶业有限公司。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蒋家坪村考察指导脱贫攻坚工作,鼓励村民“因茶致富,因茶兴业”。

紫阳县政府将培育和推广本地群体种作为全力推动茶产业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当地政府与茶农、茶企协作,积极开展打造山地版标准化示范茶园,推进茶园基础设施建设,安装轨道车以方便茶农运输茶叶及肥料,为茶园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栽种行道树及驱虫树等一系列支持茶业发展工作。

在党中央关于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政策下,紫阳县政府、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中茶紫阳茶叶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充分发挥行业优势,通过扶贫政策倾斜、振兴茶产业助力其高质量发展,并将各类资源引进紫阳对之定点帮扶,凝聚了强大的帮扶合力,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从以上数例可以看出,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及各级政府政策扶持在陕西茶业建设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构成当今陕西茶业发展一大优势。

正所谓俯仰皆可观,我们在陕西茶文化考察过程中观其优势的同时也看到其相比于国内其他茶业发展存在的劣势与不足,这些劣势、不足往往与其优势共生并存,如:

陕南地区茶叶因其独特地理气候条件而具有品质特色优势,同时也因茶园海拔较高而茶树生长期长、出芽晚,特别是春茶产品上市晚、产量相对较低;

陕南因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经济发展水平低、交通不便导致山高茶香人不知,目标市场范围小、初级产品价格低而被迫采取以销定产模式,从而茶企规模、效益远低于江南茶区。加之当地人外出务工较多,劳动力短缺、人才技术落后及资金不足又使上述问题更为突出,茶歌“茶山没见这个人,想起我郎好伤心”“百行生意都可做,来年不可上茶山”,正是对茶业劳动力短缺、效益不好等问题的反映;

在上述制约性因素影响下,当地茶业发展存在实力弱,种质资源同质化严重,小农意识较普遍,茶旅融合模式综合体系性不强、特色不鲜明及同质化倾向等通病。另外,文化自觉自信意识不足,缺乏文化交流推广能力和主动性,在茶叶品牌的文化元素提炼方面工作不够,原本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未能加以充分挖掘利用,反而干扰了茶文化的集中提炼与特色品牌整合、宣传;

长期受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及各级政府政策扶持反映出陕西茶业发展依赖性强、自主探索意识与能力弱,考察团在陕西最明显感受就是许多茶企在寻求政府资助方面抱有等靠要的依赖心态。这样一来,如果某地政府不了解实际情况,又存在服务意识差、怠政惰政等问题,政策扶持效果势必大打折扣,甚至损害茶业发展。

优劣得失兼有仿佛构成陕西茶业发展的二难困境,当下中国各地茶业发展面临市场超饱和、竞争不断加剧、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国际贸易环境恶化等诸多难题,如何持守和弘扬其中的优与得,改善和补救其中的劣与失?这是每一位陕西茶业人须面对并回答的重大课题。

 

三、以《诗》之“群”“怨”识茶之担当

群,即“群居相切磋”。在考察第一天的交流座谈会上,与会者们便相互交流,畅所欲言。陕西理工大学及汉中当地参会者就当前中国茶文化研究发展现状,建议考察团队关注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对茶叶发展的贡献和限制,提炼中国茶文化共性,求真务实地推进人们对茶文化的科学认知,不搞迷信,不搞伪科学等。考察团队代表、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所长李萍教授也回答了部分参会者提出的问题,就茶道哲学的定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对与会者的建议表示感谢。在接下来近两周的考察过程中,考察团队每到一处都会访谈当地茶业管理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茶学专业研究人员、茶企老板、茶文化爱好者及种茶农户,被访谈者主动分享各自创业经历、种植经验、营销心得及其他相关看法,考察团队成员也根据各自专业背景与当地茶业实际结合,指出不足,提出建议、构想,双方本着学习请教、互启互益的态度促膝相谈,“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场景多次展现,全程交流轻松愉悦、受益匪浅,可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群,又有和而不流于邪之义。《诗》之所以“可以群”,在于其所感正、“思无邪”,各正其界、各定其能,以一种规则性的运行机制“礼”实现和而不流于邪之“群”。这种机制并非外在强加的固定教条,而是陕南茶歌中“客来敬茶呦,敬出了一部呦,古今礼法呦”,即因“敬”而生的“古今礼法”。这个“敬”也让我想起三年前在武夷山结识当地的一位茶师傅,师傅话不多,但听到他说最多的那句是“人还是要有敬畏之心哦”。按当地规矩,在采茶制茶之前要焚香祭拜茶祖,在听他讲到手工摇青如果心存急功近利或消极倦怠之念就会影响到岩茶品质时,我不由发出“闻茗坊前祭茶祖,杀青和合一丹炉”的感慨,并指着身旁一架摇青竹筒笑着对他说:“这就是你们的炼丹炉!”天虽无言而四时行、百物生,然人者天地之心,必以感天道之诚而诚之者为明正,人的价值就是在这不断感知天道生生不息之至善并加以继承弘扬的过程中得以体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所蕴含的诚明两进之义亦由此可见。“诚者敬之体,敬者诚之用。”从以茶敬客中得出一部古今礼法,必定是从茶的生长、制作过程中真切体会到天道生生不息之诚并向往之,将这份无言之诚既自觉内化于心,又外化为待人接物的处世原则,敬与礼由此相合为一。从“兴”到“群”,至正无邪、未发之“中”的天道前提进一步显现落实为喜怒哀乐已发的人事之“和”。而在陕南茶业发展过程中,敬天道、礼人事合一也以其特有的形式呈现,以种茶起家的茶企老板们尽管在创业之初大都因对新鲜事物经验不足而经历了重重困难,可无论资金亏损、负债累累还是露宿街头甚或伤病之痛,都未放弃感恩守本的道德信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在事业有成之后以低调务实的作风继续扎根茶山、造福乡里,有的为方便茶叶种植采摘修筑山路,有的高价收购同村农户茶叶,有的用自己个人所得和古玩收藏修复古镇大院以推动茶旅融合,有的与当地茶业管理部门合作组织公益性茶业技能培训,有的坚持事实、不搞浮夸,有的则尊重保护他人知识产权,依法品牌营销,不为利所动,等等。这些与人和乐、坚守底线、“心平气和,于物无竞”的品质境界正是敬、礼合一的生动体现,相对于当今乱象纷呈的茶叶市场和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来说,无疑是一股不混于邪的清泉细流,值得大力褒扬和推广。

陕南茶区在茶业发展、茶学研究方面也付出努力,如打造茶企、茶农及政府合作模式,搭建“茶园+基地+茶农户”“茶农种植+茶企帮扶+政府支持”等茶产业合作链条,设立茶学专业、推动茶产学研合作发展,充分培育、利用文化助推力以促成企业转型升级,跨界引入多种元素以助推营销,持“市场大、机会多”乐天观念,主张学习借鉴其他先进经验、为茶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等等。这些也都是在知茶、爱茶、敬茶基础上对茶业发展经验的总结和实践,体会到茶之美而为之真心向往所付出的努力,而考察团队进入茶区交流切磋,本就是和谐状态下精进求正而不流于邪的典型体现。茶之“可以群”已然如此,我们所观到茶业中的优劣得失,也能在这种既有天道敬爱又有人事礼节、和而不流于邪之“群”的良性机制中得以弘扬和改善了。

访谈时,多位茶人诉说了自己在茶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处、困惑和忧虑,如:

政府推动茶产业起步太晚、步伐太慢,当地政府在茶园道路修建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不够;

担心退林还耕政策会使自家部分茶园被强制挖掉,或许将破坏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兼有的茶业经济体系;

茶叶品牌建设不足、科技水平有待提升、市场拓展难度较大;

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人力资源缺失严重;

茶旅民宿管理人才缺乏,当地镇政府强行压低茶旅民宿价格,加剧茶旅产业内卷,部分民宿在出名后价格暴涨,这将导致茶旅产业难以可持续性发展;

茶旅融合水平及生态资源利用率偏低,产业链条相对低端而无法保证茶叶深加工产品开发制作顺利完成,国家尚未出台绞股蓝食用标准而无法启动绞股蓝茶饮产品出口业务;

茶文化赋能效应低,期望国家调整相关文化政策以推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有效转化为茶业经济效益,等等。

这些诉说与《诗》之“怨”的“刺上政”义不同,亦非个人怨愤之情的宣泄,而是茶人们从不同视角对当今茶业发展做出的反思,根据自己所感所思所得为乡村振兴、地方经济发展提出的良心建议,体现出作为普通百姓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自觉担当。它们虽不像《诗经》“变风”的“怨刺讽谏之法”那样在表达时充满了婉转延伸之意,然而其中直面问题、就事论事的恳切敦厚之情却毋庸置疑,对于我们今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具备真实有效的参考价值。

 

四、结语

茶虽为《诗》之“鸟兽草木之名”,但通过“观”发现善有所兴,群居切磋精进,以明茶之所以美善之理,使兴起向往茶之美善的真心持久而不流于邪僻,从而对其美善加以维护弘扬,建起一套诚明两进、敬礼合一的茶业良性发展“群”机制。至于从感邪害有“怨”而发的意义来说,“怨”也是一种“兴”,即兴起维护、弘扬美善之心,并通过发现和指出问题成为维护、弘扬美善可资参考借鉴的证据材料。刘宗周以为“可群可怨,事父事君,皆反观之地”,就是因为他们都是在向往美善的天性兴起之后又反观其所以美善之理,以防其流于邪而加以维护弘扬,故“无非得之于兴者”,以“兴”为“学《诗》第一义”。可见学茶这一“鸟兽草木之名”,在整个茶业发展的兴观群怨过程中处于贯穿始终的地位,亦即“穷物理之当然”。如此穷尽其理,方有从天道生物流行而无言的一片茶叶到人事居常处变以发用的整个茶业发展相统一。

茶是中国人生活不可或缺之事,以茶论道是百姓日用即道观念的鲜明体现。茶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华文化有着天然的亲和关系。我们反对当今茶业领域为牟取暴利而对茶产品有意炒作、过度夸大甚至欺诈的丑恶行为和资本异化现象,这是对茶业及其消费者的损害,对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破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亵渎,而学茶和孔子训弟子学《诗》一样具有以茶兴教、服务于现实社会的意义,不是简单的书本知识,更不是附庸风雅、自我虚荣的小资情调。茶要在当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对茶的认知就不能仅限于其自然属性或经济属性,而应将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及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背景下一切与茶相关之事,看作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质生产力过程中涉及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发展理念、模式创新与人才教育培养等环节的具体抓手。在茶业发展中更真切地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生态资源对于新质生产力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价值,以地缘和生态资源实际为基础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标准,构建产业发展模式,以自然生态环境为生态资源边界划分标准,形成以生态资源边界为主的互助合作模式,根据各自区域实际特点发挥资源优势,并利用先进科技弥补生态资源相对静态固定的不足,从而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同时自觉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

本次考察团队在享受着生生不息的天道资源美好恩赐的同时又沉浸于当地淳朴的风土人情之中,这次茶文化考察的汉水上游流域一带,正是被张载视“如乾坤”、被朱熹称为“风《诗》之正经”、当本之以求其端的《二南》所在地,汉中市南郑区茶企茶园也多在《大雅·旱麓》所咏唱的旱山(今称“汉山”)之上。如此机缘巧合,好似使命早已注定,我们安能不怀着敬畏感恩之心去珍惜和弘扬这性情之正与“不回”之“景福”?茶与中华文化经典同根同源,如今又面临着时代召唤,既如此,吾人何莫学夫茶!

 



[1] 引自拙文《从“西狩获麟”到“秦岭四宝”——孔子之道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天人关系建构的启示》,《学

理论》,2015(06)


  
上一篇羅際鴻:陝南茶區考察報告
下一篇李萍:谈谈交通方式的演变对陕南茶史的影响
X

合作交流: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