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王雅清:陕西茶产业现状,困境与出路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编者按:本文为第五篇2024年暑期陕西产茶区茶文化、茶产业考察活动的个人考察心得,本文作者为江西九江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欢迎大家转发、点评!

 

王雅清

 

一、陕茶的产业现状和优势

陕西出茶叶,除了业内人士,知道的人不多,陕南是中国茶纬度最北的茶区,历史上陕西是茶叶生产、茶文化、茶贸易的中心,它也是贡茶和官茶主要产地,依傍“丝绸之路”,陕茶远销罗马。陕西扶风的法门寺出土了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最精致的一套茶具。代表了古代精致茶生活的最高境界。关中泾阳盛产茯砖茶,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作为南茶北上必经之地的泾阳,在中国边销茶历史上更是声名远播,古时,泾阳茯砖茶沿“丝绸之路”远销中亚、西亚等四十余个国家,被誉为“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丝绸之路上的黑黄金”,是边销茶的主力军。这一切都说明了陕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陕茶的主产区北屏秦岭、南倚巴山,位于陕南的汉中、安康、商洛三市21个县区,历史上的陕西茶实际上与川渝茶区山水相连,又属富硒带,无论从茶叶群体种品系、商品流通品牌或当地茶文化的历史渊源,都有丰富的资源,加之产茶区境内生态条件良好,近年来作为国家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地和涵养地其生态地位尤其得到保护,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陕西茶叶曾经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陕西茶产业的品种资源优势也很明显,首先有着丰富的茶树品种,如紫阳群体种、西乡大河坝种等,这些品种经过长期的自然选育和人工培育,具有适应性强、品质优良的特点。同时具有与陕南独特地理气候特征相一致的优良的茶叶品质,陕西茶叶以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而闻名,如紫阳富硒茶富含硒元素,具有保健功效;汉中仙毫外形优美,汤色嫩绿,香气高长。

同时,陕西有着茶产业的文化传承优势,其悠久的茶文化历史构成加持陕西茶产业的独特内涵。陕西是我国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唐代,陕西的茶叶就已闻名遐迩。陕南是早当时的七大茶区之一。《新唐书·地理志》载:贡茶有“山南道,剑南道,淮南道”。“山南道”就是指陕西的巴山地区,可见陕南茶叶作为宫廷饮料的历史已很悠久了。历史上的茶马古道、茶诗茶文等都为陕西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陕西茶馆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唐代长安就出现了专卖茶水的茶肆。唐人封演在《封氏见闻记》中说:京城长安“多开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见关中人饮茶的社会风气最迟在唐代就已形成了。

东临秦岭,西接大巴山的陕南汉中平原,是陕西省的第二大平原,陕南不缺茶园面积,不缺优良的群体良种,与巴山蜀水楚地山水相连,连饮食习惯和茶习俗都很接近,说是北方其实是南方,其文化内涵都与羌邸巴蜀文化非常接近,有很庞大的茶叶消费群体。巍峨的秦岭以北,是富庶的关中平原,又是中国汉文化的中心地带,位于陕西省中部,东起潼关,西至宝鸡,南界秦岭,北临渭北高原,是陕西省最大的平原。同时也是南茶北上的关键节点。

陕西的茶俗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群众基础,尽管各地习俗不同,饮茶方法各异,但关中人和陕南人都有饮茶的嗜好,喜清早饮茶。关中农家,不论冬夏,天亮起床,头一件事就是沏一壶茶,空着肚子喝,与岭南地区的早茶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不喜欢在家中独饮,三五成群,手持小茶壶,或在屋前,或在树下,边饮边谈,与关中地区闲适缓慢的生活节奏相适应,俗称“茶壶会”。每天的早晨,必须在品足饮够之后,才各自操持营生。汉中平原的茶习俗与巴渝地区类似,好饮“罐罐茶”,大街小巷都有茶馆,竹靠背椅,小圆桌,丰俭随意,有茶博士添水,与巴渝一样,茶馆也是讲事议和的地方。在家中,都习惯客来敬茶,无论婚丧嫁娶,祭祖敬神,都要奉茶礼。

中国文化的内涵,在千百年的历史更迭当中,以最朴素的方式在陕西延绵并流布四方,而陕西人爱喝的茶就是“陕青茶”,属于绿茶的一种,陕西茶和茶俗,在整个西北地区都很有影响力,考察团成员之一的李文博士是甘肃人,他从小喝的就是陕青茶,他告诉我们,西北地区的饮茶方式大同小异。可见陕西茶在西北五省的强烈的辐射力。既是产区又是销区,在西北具有无可代替的资源优势。

 

二、陕茶的困局

与辉煌的历史相比,则是当代陕西茶的困局,不必讳言,陕茶在当今茶叶产业发展上陷入了十分尴尬的状态,首先在茶叶知名度上销声匿迹,以至于我们考察团决定到陕西考察茶产业,就有不少外省的人疑惑地问,陕西有茶吗?连泾阳茯砖茶,也因为益阳安化茯砖茶的崛起而被人遗忘。新中国建立后无论哪一年的“中国十大名茶”评选中陕茶都没有进入,这与陕西这个茶叶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八的产茶大省地位不相匹配。

具体说来,陕茶也有一些在当地很知名的品牌,却没有成为国内的知名品牌,知名度的范围依然很有限。我们在陕南走访期间,听说和品鉴了许多优质茶叶品牌,传统的有“午子仙毫”“定军茗眉”“宁强雀舌”“秦巴雾毫”,还有以只地域命名的“西乡炒青”,它们都是传统的陕青茶,近年来一些茶企负责人和制茶人赴外地学习红茶工艺打造汉文化的“汉中红”,开发出了当地的白茶“元小白”等等,这些茶叶品牌还处在墙里开花墙里香的阶段,在外的知名度不够高,与之相配套的销售量不足。此外,我们在考察时也发现,大多数茶园不同程度地面临有产量没销量的窘境,一般茶园亩产值平均3000到4000元,好的标准化茶园能到8000到10000元,但这样的好茶园并不普及。在访谈中,我们注意到当地农民种植茶叶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小的茶企只做春茶,稍大的茶企利用春末夏初茶制作红茶、黄茶,但是也存在销售困难的问题,单一茶农只能依赖茶企售卖茶青,成片规模化的茶园也在考虑生产大宗茶,但是他们也在观望纠结中,因为销路与成本的矛盾使他们难以决断。

陕西省大力加强茶产业链延伸和休闲文旅产业,政府投入很大,也确实开发出一些很不错的茶旅项目,勉县的茶宿就做得不错,但是推广和知名度方面还有很大空间。茶旅在夏季应该是旺季,旺季不旺就很令人无语,陕南有非常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但在陕西甚至整个西北五省的知名度不够高,翻过秦岭的西安市,旅游只有旺季和旺旺季,陕西省博物馆几乎是一票难求,汉中的博物馆也属国家一级博物馆,有石门十三品存世孤本,但在宣传力度上远远不够,很多游客并不知道;张骞纪念馆藏丰富,游客寥寥,与它的重要地位不相匹配;同样,宁强的羌族博物馆馆藏丰富,在文化内涵的挖掘整理上还有很多工作可做。

茶农的收入有待提升,我们本次行程所及之处,感受到陕西茶的切肤之痛。陕西省虽然也做了很多工作,但还是深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困惑和艰难。也就是说,茶产业作为陕西的特色产业之一,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陕西茶产业亟待寻找新的发展路径,以实现更大的突破。

目前最急迫的困局是陕茶品牌知名度有待提高,陕西虽然拥有多种优质茶叶品种,但在全国范围内的品牌知名度相对较低,特别是缺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全国性知名品牌。

市场渠道不够畅通,销售渠道相对单一,主要依赖本地市场和传统的批发零售模式,对电商平台、连锁经营等新兴渠道的利用不足。我们在走访中发现,陕西茶叶销售的渠道相对狭窄,在其他茶区比如广东等地的茶区,电商平台等非常发达,相比而言,地处西部的陕西地区,有着比较明显的地域狭隘意识,与之相应的“等靠要”思想比较明显,走访中很多茶企和茶人说的最多的话题就是需要领导重视、政府支持。本人深不以为然,我们茶企不能梦想成为政府的巨婴,在商品经济时代,西部人士在观念上的不足被彰显,正如法门寺住持宽严法师所言,陕西茶产业需要解放思想,我们不缺好茶、好的历史内涵、好的市场前景,缺少的恰恰是勇于开拓的市场精神。平心而论,陕西省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配套的措施,于政府层面而言,也是足够重视的,我们需要的是茶企对于市场的快速反应和积极介入。

与之相一致的困局就是产业融合度不高,与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的融合不够紧密,未能充分发挥产业协同效应。在这一点上,感觉陕茶特别艰难,举步维艰。这恐怕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存在的共性问题。

 

三、如何破局

对于陕茶,我们需要立足陕西,集思广益,共同探索陕西茶产业的出路。

首先,要创新产业融合模式。

推动茶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度融合,开发具有文化内涵的茶产品和服务。像云南的“普洱茶文化创意产业园”,将普洱茶的种植、加工与茶文化展示、创意产品开发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普洱茶文化产品。这种举措基本围绕普洱茶的地方品牌做文章,今年的普洱茶整体申遗成功,也说明了这种产业融合模式的可圈可点之处。陕茶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就要在品牌上下功夫,我们说的地域品牌的建立,对陕茶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有助于提高知名度,建立一个与陕茶庞大体量相匹配的品牌,陕茶才能走出陕西走向世界,重铸昔日辉煌。

其次,促进茶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

充分利用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创新营销模式。比如,安溪铁观音通过与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合作,开展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活动,销售额大幅增长。陕茶要发展、要走向世界,不能放弃这块阵地。重庆茶、江西茶、广东茶的茶企都比较重视茶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陕西需要加大思想解放力度,走出汉中关中,要有大胆走出去、引进来的意识。

同时,需要加强茶产业与健康养生、休闲旅游等产业的跨界融合,打造综合性的茶产业生态圈。四川峨眉山的“茶禅养生旅游度假区”,将茶园观光、禅修体验、养生餐饮等项目融合在一起,吸引了众多游客。我们汉中的茶旅、安康的茶旅,在本该旺季的时候显得不旺,确实有点不应该。引流客源,大力宣传汉中的茶旅优势,把旺季的西安游客分一部分来,在我看来是今后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汉中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其亮点应该是与茶旅相结合,休闲、避暑、养生、禅修,无论哪一方面都有文章可做。

第三,需要完善产业链条。

建立健全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标准体系,加强质量监管,确保茶叶品质稳定。例如,贵州省制定了《贵州绿茶》省级地方标准,对茶叶的种植、加工、质量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规范。打贵茶整体品牌,在庞大的体量之上硬是走出了一条产业出路。我们陕茶进行了一系列品牌整合,比如汉中仙毫,就是整合了“午子仙毫”“定军茗眉”“宁强雀舌”“秦巴雾毫”等传统品牌之后产生的,但从我们的走访中发现,都是汉中仙毫,在滋味口感上不尽相同,其最大的差异就是来源于群体种与外地良种的不同,怎么样保证汉中仙毫的品牌标准,对群体种的保护选育等方面都需要有相应的措施和强制性的要求,不然茶农或茶企仅仅从产量上考虑舍弃优秀的本地群体种,改种外地良种,长此以往,会失去独特的陕西味。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大的茶企都注重从优良群体种中进行无性繁殖,以解决产量与滋味的矛盾,这个方面紫阳群体种也是有意识地在做相关工作。

同时要注意加强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通过建立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组织,促进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像湖南省成立了“湖南茶叶产业联盟”,整合了种植户、加工企业、销售商等各方资源,实现了信息共享和协同发展。或许是因为我们的样本选择和访谈路径有问题,在本次陕南考察中我感觉陕茶的地域壁垒意识还挺严重,以我一个外地人的眼光来看,陕西内部存在比较明显的地域壁垒,通俗地说就是关中人看不起汉中人,汉中人也看不起关中人。我们需要在茶产业上建立起基于陕西全省的文化立场,因为陕西茶叶的最大特点是,它既是产区也是销区,陕茶要出口走向中亚和欧洲都要借助“一带一路”,大家要拧成一股绳。上述意见只是我个人在走访中的印象,不一定正确,若有不妥,敬请指正。

第四,需要提升产业协同创新能力。

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例如,安徽农业大学与多家茶叶企业合作,研发了一系列茶叶加工新技术和新产品。我们陕茶有泾阳茯茶,这是得天独厚的资源,泾阳茯茶研究中心的肖斌老师感叹陕西茶品质优,但是苦于成本高。当地茶农看不起大宗茶,卖不起高价就弃采,他们中心只能到浙江的淳安收购毛茶,这种情况确实需要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开展产学研合作,在产业、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模式。与此同时,需要建立产业创新平台,整合创新资源,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比如,杭州市建立了“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成果转化等服务,提高了产业创新效率。

第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加大对茶产业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例如,福建农林大学开设了茶学专业,培养了大量的茶叶种植、加工、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我们到安康学院茶学院走访中发现,当地的茶产业相关专业人才留不住,他们这个专业考研率非常高,这些人才离开安康以后再次返回的人屈指可数,当地的茶产业科技人才大多是茶校和农校毕业的,新人比较少,人才断代比较明显,这也是中西部人才外流省份面临的共同问题,要有效解决确实是一个大难题。

我觉得陕茶应该把人才培养和引进当作一个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去抓,比如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投身茶产业发展。比如,广东省出台了“高层次人才引进行动计划”,对引进的茶产业高层次人才给予购房补贴、科研经费等方面的支持。我们陕西是不是也可以进行这样的尝试?

陕西茶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新的发展出路。通过加强品牌建设、科技创新、市场拓展、产业融合和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的努力,陕西茶产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李文:回味陕青:西北人民的口粮茶
下一篇郭清香:2024年陕西茶文化考察感想
X

合作交流: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