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李文:回味陕青:西北人民的口粮茶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编者按:本文为第四篇2024年暑期陕西产茶区茶文化、茶产业考察活动的个人考察心得,本文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伦理学专业2022级博士生。欢迎大家转发、点评!

 

李文


7月下旬,诸缘凑巧,竟然忝列人大茶哲所茶文化考察团,来到秦巴腹地调研。好在带队老师开门见山,给了我一个安全自在的“茶小白”身份,这张名片就足以使我初生牛犊不怕虎,可以说一些天真话,问一些傻问题。

此次调研主要在汉中、安康两市,两市都处在秦岭和大巴山的环抱中,安坐于中国地理气候的南北交界线上。正是这绵延起伏的秦巴山脉,涵养出了优质的陕茶。但是,人们对北方,尤其是陕北的黄土高原的想象,严严实实地埋没了陕茶的前世今生。大众对“陕西产茶”的第一反应大都是惊讶与疑问,但当我们身处一片又一片的千亩茶园中时,别样的陕西就在一幅幅山清水秀的画卷中慢慢展开了。 

一、尖尖的水与酽酽的茶

我是甘肃甘南人,再说大点,是西北人。从小就看着大人们手不离茶杯,那时候对茶的认知远不是如今茶艺表演上的倒壶换杯,而是吃饭睡觉一样的日常生活。容器上看,说不来特别的质地,要么是搪瓷缸、玻璃杯,好点的是有盖的瓷茶杯,差点的是洗干净的罐头瓶、辣酱瓶,尤其以老干妈那个长度的瓶子最为实用和流行。茶叶呢,基本上只有绿茶,但那时候人们都叫它清茶,好像也讲究个明前,但说法上都说春茶。至于如今的白、绿、黄、青、红、黑的六种区别茶的方式,我是很晚才知道的。泡茶的方式也不怎么讲究,水温没要求,就要“尖尖”的,也就是煮得滚烫的开水,直接从炉子上提着沸腾的开水壶直接往杯子里冲泡,声一出,心里就好像舒坦了。茶汤不能每次都沥干,而是要始终保留一个底子,老人们说“不能把茶筋逼干”,他们天然地认为茶有筋,沥干了就断了味儿,茶就败得快。男子们喝茶都讲究浓,说起来是要“酽酽”的茶,这杯茶喝下去再去干活,天下似乎就没了什么难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中国的百姓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俗语,他们的生活正是在这些要素的加持下才有滋有味起来。但中国这么大,每个地方都有其各自的饮茶习惯,我对其他地方不完全清楚,西北百姓的饮茶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正如我所言,以绿茶为主,开水冲泡。茶对他们来说,不过是简单的生活口粮。在此次考察中,许多茶人的父辈先人都是种茶制茶的,也有些研究陕茶的技术人员,他们的回忆和早期经历与我所见证的那种随性的喝茶方式基本一致。不仅如此,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回忆,即陕青茶,属于晒青绿茶。据当地人说,陕西的茶在建国前后基本上都是销往西北,甘肃始终是必经之路,当地人称彼时的甘肃客商为“挑担客”或“毛葫芦”,这些客商将河口布、土织布、青盐等不远千里贩来茶区,以兑换茶叶,可见茶叶在西北的市场还是很广大的。至今,陕西茶叶的主要客户群仍然是西北人民。

除了老晒青,陕西还出产泾阳茯砖黑茶。我的家乡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角,是民族聚居融合的“香巴拉”。藏族有个饮茶习惯即奶茶,藏式奶茶多用黑茶和藏红茶熬制,大部分南部藏区的茶多自云贵川来,甘青等北部藏地的黑茶有一部分应当就来自陕西。中国西部的饮茶习惯与其饮食结构有着紧密的联系,西部因其海拔高且终年严寒,人们的饮食结构中肉食(尤其是牛羊肉)常常占据了一大部分,而饮茶正是要完成所谓为肠胃“刮油”的使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水土与习惯使然。 

二、生活口粮与艺术品鉴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茶成了要人“懂”的知识性东西。茶道、茶具、茶种、泡茶方式等围着茶衍生、流转的事物,以一种琳琅满目、异彩纷呈的面目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结果,它打破了某种界限,喝茶终于有了一种近似“鄙视链”的东西,人们不再是为那一刻的清香舒爽,反倒操心翻瓶倒罐的技艺,色香种差的知识,苛求一致的感受。当我们拿着一些个近几十年形成的标准回去与家乡的老人谈起茶时,那些曾经教我们喝茶生活的人,竟手足无措,只得痴痴地笑着。“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被摘了出来,托商业与资本的福,成了渐渐远离百姓的东西,更有甚者,荣升奢侈品行列,千金难买。

当然,这不是说要反对泡茶饮茶的“科学化”,若要尽可能充分发挥茶的营养价值,一定的冲泡焖煮手段是值得学习和了解的。但是,以往的民间饮茶习惯依旧需要空间来尊重和保存,不能以一套国标框定天下茶事。中国南北、东西、纬度高低、地区差异那么大,仅水的沸点这一项高原与平原区别就很大。将诸多差异因素考虑进来,百花齐放、月印万川的饮茶文化,才是值得高扬和提倡的。

我们的考察操心“茶道哲学”,喝茶有道,哲学是对这一喝茶之道地的再反思。考察过程中,常感受到当地茶人对“茶道哲学”四字的肃然起敬,而这种敬重内在包含着一种后撤与观望,或许还有一丝怀疑与不屑。人们总是问及什么是“茶道哲学”,这是个难回答的问题,哲学本就是个没法三言两语说清的概念,“道”在中国文化与哲学中又是宇宙本体与极高境界的代名词。茶如何与道产生了关联,又如何值得做一些哲学上的反思工作?

现在一说“茶道”“禅茶”等,基本都与日本、佛教联系起来。茶似乎可以作为明心禅悟的契机,直下见性。赵州和尚一句“吃茶去”,使得禅与茶有了值得人们传颂的故事,茶事一升格,似乎变成法音佛事,多少离了赵州所谓“吃茶”的淡泊易简。

其实,佛禅之道常与生活诸事相干系,古琴、书画、唱诵皆有悟入之机,这才有挑水砍柴,无非妙道。这点恐怕深受以儒道为主的中华文明的影响,孔子所说“吾道一以贯之”,庄子所谓“道在屎溺”,一贯之道,遍布生活,事上磨炼,无非修道。如此看来,茶要到道的层面,必然地要对人的提升和进益有正向的帮助;若没有,则所谓“茶道”就容易沦为对象认知视阈下的一套操作手法、泡茶流程。茶道若在这个意义上展开,则茶道哲学研究者就远不能比那些制茶人、茶艺师更知道茶、理解茶,也远不能比老一辈更能品鉴下地干活之前那一口酽酽的浓茶。在知识性上,茶有其成其为“好茶”的真,这关乎种制水平、冲泡方式、健康指标等;在感受性上,茶因品者的境遇心性有其成其为“好茶”的美,这要求品者的心境遭遇、体知能力等。茶道哲学可以对这两个层次进行综合考察与平衡的反思,以提供建言和方案,进一步弘扬抑或者批评。但更重要的是第三个层次,即反思茶如何在过往的历史上扮演过促进人之善好的角色,往后又如何有此可能。抑或者茶至今仍在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方式默默继续促进着善好,其中机理何在,该助长抑或者放任?回答这些问题都还需要足够长的时间。 

三、下得厨房也上得厅堂

如今是资本主导的工商世界。曾经作为西北平民饮料的“陕青茶”开始担负起区域经济支柱、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历史使命,这要求陕南产茶区的茶人们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寻求陕南茶在种制、销售、产业融合等多方面的现代化之路。他们要让以前下得厨房的平民口粮茶摇身进化为上得厅堂的高端商品茶。

在茶的种制方面,陕南茶人不断学习改进技术、引进先进设备、持续产品创新,如今陕茶已经可以生产出除青茶(乌龙茶)外的其他五种茶,其中红茶、黄茶、白茶等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欢。此外还有自发研制的养生茶款,备受消费者关注。但这些实际上是茶人茶商应当必备的能力与底气,与中国偌大的茶产业群相比,商品市场中的陕西茶始终是以学生的姿态马不停蹄地跟着行业的头部集群在费力地追赶。

产业融合方面,茶旅、疗愈、民宿等等诸多想法和实践已经在许多茶园展开。整个陕南都在秦巴山的怀抱中,其地貌风景茶园等千篇一律,成天面对着南北两山的当地人当然很难给茶旅带来较大的经济收入,而北部黄土高原上的游客若要选择一次长途旅行,其西边就是河西走廊,一路风景民俗千变万化,有群山怀抱、高原草甸、森林峡谷、雪山河流、沙漠戈壁、民族风情。如何要选你这个千篇一律的茶山茶园呢?如若将汉中等地规划到例如“陕甘川环线”等自驾线路当中,区域联动,作为环线中一个颇有历史底蕴和茶文化体验的站点,或许会有一定的吸引力。当然,甘青环线的吸引力除了其独特的地貌和民族风情外,还有夏日避暑的“特异功能”,而甘青的旅游旺季也只在夏三月,陕南则需越过秦岭,会让避暑人到了更热的地方。那么春、秋两季可能是更为适合的打造季节。

在茶的销售方面,电商潮流仍然牵动着陕南茶产业,但多家茶企表示,电商还是不如线下,好品质的茶怎么也没法和抖音9.9元一袋的茶竞争。另外,许多茶商表示,文化赋能的问题也是需要下功夫攻克的痛点,别处的茶,古已有诗词赞颂,陕南茶似乎只有紫阳一家有清朝安康府知府叶世倬的“自昔关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就这么一句赞美诗,紫阳茶似乎就卖得比其他茶要好一些。所以在每次考察期间举行的座谈会上,当地茶人始终苦恼于陕南茶没有所谓“文化赋能”,叶子再好,也卖不出好价钱。于是当地人把历史名城汉中的文化符号全部与茶结合了起来,如张骞牌,定军山茶、汉山茶等等,但这种结合本身不过是强拉关系,与茶本身的内涵无所助益。反倒叫个“西北人民茶”或是“陕青口粮”这种既体现历史又表达实质的名称,或许更能得人心。为什么文化赋能就要找文人诗作?“人民茶”“百姓茶”“口粮茶”“下地茶”“干活茶”等未尝不是文化,陕西以其深厚的土地承载着千年来兴衰更替的历史,而这片土地始终养育和陪伴着生活于其上的世代百姓,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耕耘、悲喜、怨天、精进,这是植根在中华文化根性中的“敬天保民”思想,是彻彻底底的“人民性”。陕南茶要走出大山,其文化意识或许应当紧贴着人民,同时也要随其广阔的西北市场样辽远和豪迈。

当然,这一切都是一个在茶业和茶叶两方面都是茶小白的人所进行的一些遐想,其中可能有一些自以为是的观点和主张,但不乏作为一个西北人与生俱来的对乡土的深爱与操心。


  
上一篇苗冬青:陕西茶文化考察报告
下一篇王雅清:陕西茶产业现状,困境与出路
X

合作交流: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