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曹刚:茶伦理:喝茶的男人不会变坏?——湖北茶文化考察所思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编者按: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联合湖北省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杂志社、国内几所高校共同组成了“2022年度暑期茶文化考察团”,于8月8日至19日期间对湖北省主要产茶地、地方龙头茶企、重要的茶文化历史遗址和乡村振兴中新出现的茶业生态代表地进行了深入考察,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领导、企业管理层和茶文化研究者进行了座谈、交流,我们由此了解到湖北省欣欣向荣的茶产业的现状,也发现了其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每位受邀的考察团成员都提交了考察报告,提出了基于个人视角的独到观点。这些认识难免挂一漏万,却是考察团成员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的新探索。从今日起,我们推送这些考察报告,以飨读者。

本文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教育部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基地主任,兼任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曹刚


喝茶的男人不会变坏,这句话是茶文化的泰斗范增平说的,后来,《农业考古》杂志主编陈文华先生也多次同题演讲。初听觉得这是个忽悠人的笑话,因为这个判断既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事实。今年暑期,受人民大学茶哲学所所长李萍教授的邀请,参加了湖北茶文化考察活动,对茶企、茶人和茶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对这个命题也有了更同情的理解。显然,喝茶的男人是个特指,但这个特指不应该是性别的,而应该是文化属性上的,换言之,“喝茶的人”特指信奉茶文化的会喝茶的人,也就是体茶道、守茶德、循茶礼、精茶艺之人,如果说这样的人不会变坏,就是可信的了。

9287e71dd6fa4f30824f341b57036125.jpg

一、喝茶的人是体道之人。

有两句关于茶的俗语,一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是雅趣七件事,琴棋书画诗酒茶。这两个“茶”的区别在哪里呢?

1、开门之“茶”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体现的是人的现实关怀,即现实生活中各种具体需要的满足,各种小目标的实现问题。雅趣之“茶”是文化生活的必需品,满足的是超越性需求,指向的是超越于现实事务和功用的逸趣。

周作人说得好:我们于日用必须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显然,这里 “无用的东西”所满足的是超越性的需求。周作人是如此描写“琴棋书画诗酒茶”之“茶”:“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 用素雅的陶瓷茶具, 同二三人共饮, 得半日之闲, 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 再去继续修个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 都无不可, 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不可少。”

2、开门之“茶”是一个可占有的物,是可消费的对象,其价值随着消费活动的结束而消失。雅趣之“茶”所关心的是由“茶”所承载的是人的存在及其意义,其价值的实现内在于一个不断接近终点而不可能抵达的过程之中。

史铁生说得好:“过程! 对,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采,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史铁生以看球赛为例,一场足球赛 90 分钟往往只进一两个球或以零比零结束, 那么意义又是什么呢? 就是“过程”。如果90 分钟光是罚点球肯定进球多, 但这有意思吗? 没有了过程就没有了意义和欢乐。这个寓意深刻的浅显比喻完全可以用于喝茶。岡倉覚三“兴趣在于过程,而不在结果。真正的生机在于去完成,而不在于完成”。唐代卢仝是茶中“亚圣”,他的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是茶文化中的经典。诗云: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山上群仙司下土, 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 堕在颠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这首诗使卢仝得以封圣,就在于完美地诠释了茶事活动中的终极关怀,这一碗一碗的过程,便是人生意义呈现的过程,也是人生境界攀援的过程。

 3、开门之“茶”和雅趣之“茶”是内在的否定性的统一体。

这是啥意思?意思是,虽然雅趣之“茶”追求的是茶道,体现的是“终极关怀”,要比作为生活必须品的茶要高大上得多,但它们终究指的是“喝茶”这件事,“终极关怀”的超越性也只能在现实的茶事活动中实现。赵朴初居士诗曰:“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冈仓天心在《说茶》中也说到:“茶道是在细小的生活琐事中悟出伟大这一禅的精神的产物”。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只不过,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对茶人的要求是很高。换言之,这个境界的茶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从大全、理及道体的观点看事物,从而一切事物都呈现了完全不同的面貌和意义;这个境界的人是无私的,摆脱了原来的利益纠缠,体现出民胞物与的道德情怀,心中无物,方可容物,天道才能进入到人的心中;这个境界的人是逍遥的,能够把自我融进天人交融之中,得到了最大的审美快乐。

这样茶人是体道的,体道的茶人会变坏吗?

二、喝茶的人是守德之人。

茶道虚无缥缈,只有借助茶德,才能使玄妙的茶道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只不过在现有的茶文化研究中,存在诸多关于茶德论述的谬误。

1、茶德是一种好处,但不是一般的好处。

唐朝刘贞亮著有《茶十德》,其内容是:“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这里的十德就是指的十种好处,需要分辨的是,这十种好处可分为两类:

第一,一般意义上的好处, “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说的就是饮茶的功效、好处。顾元庆的《茶谱》中载有“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也是说的一般好处,这些虽然号称“德”,但都不是道德意义上德“德”。

第二,特殊意义上的好处,茶十德中的“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便是道德意义上的特殊好处,是真正意义上的“德”。 这个“德”的特殊性在于,一是对象特殊。一般的好处针对的是作为自然物的茶树、作为产品的茶叶以及饮茶行为的某些功能和属性,而特殊的好处只是针对饮茶人的品行而言的。二是标准不同。一般好处的标准只是人的具体需要,只要茶事活动的属性能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各种需求,就是好的,而特殊好处的标准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和社会和谐的需要。譬如,“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就把茶德定位在人的品德修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上,这才是我们所说的真正的“德”。

2、茶德是对饮茶人的道德要求,也是所有茶事活动主体的道德要求。

在茶文化研究中,有一个基本共识,即“茶德”特指品茶人的德性,只调节品茶过程所发生的行为和关系,并不适用于茶事活动的其他主体以及与茶相关的其他职业活动。这无疑把茶德的适用范围窄化了。这种窄化弱化了茶德的意义,也难以解决当下茶文化和茶产业的面临的各种道德问题。换言之,“茶德”应当归位,把茶德视为所有茶人,也就是茶事活动整个过程的参与者的道德要求。什么是茶人?诗人皮日休、陆龟蒙就以“茶人”为主题作诗《茶中杂咏·茶人》和《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人》,以相唱和,其中的茶人便包括了种茶人、采茶人、制茶人、饮茶人等。这在传统文学作品中,可以说是不乏其例。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叶大辞典》有“茶人”词条,其定义也包括了采茶之人、精通茶道之人、茶叶生产者等多种角色。由此,茶德其实应该是这些茶人的共同道德。茶人作为一个社会角色,在茶事活动中,有其不同的分工和功能,社会对这些在社会分工和行业分工中占据一定位置的茶人各有其共同的社会期待,这种期待以社会规范的形式表达出来,就成为茶人的角色道德,既包括了对种茶人的道德要求,也包括了对卖茶人的道德要求,当然也对茶叶的消费者有道德要求。 

第三,茶德的纲领是“敬”。

茶文化中有各种四字排列、结构严整的茶德目录,譬如千利休提出的“和、敬、清、寂”,庄晚芳提出的“廉、美、和、敬”,程启坤提出的“理、敬、清、融”,范增平提出的“和、俭、静、洁”茶德,林荆南提出的“美、健、性、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问题是,诸多德目之间关系如何?有没有一个纲领性的德目?我以为有,也必须有,否则理不清诸德目之间的关系。我以为这个德目就是“敬”。朱熹说 “敬则德聚,不敬则都散了”。这个判断放在这里是合适的,“敬”则茶德聚,不敬则都散了。这么说的理由在于:

第一,敬是上通茶道下达茶礼的枢纽。

敬是一种敬畏的道德情感,是有限的人面对无限存在时的庄重肃穆之感。茶道便是天理,但要把握天理,非有“敬”的功夫不可。朱熹主敬,所以在茶中格出了天理:“物之甘者,吃过而酸,苦者吃过即甘。茶本苦物,吃过即甘。问:‘此理何如?’曰: ‘也是一个道理,如始于忧勤,终于逸乐,理而后和。’ 盖理本天下至严,行之各得其分,则至和。”

敬还是一种敬重的道德要求。如果说,敬畏的意识活动是非对象性的,譬如茶道就是无形无状的,那么,敬重的意识活动则是对象性的,即人际关系中的他人。敬重就是以对方为重的道德要求。这种要求的规范化和形式化,就是礼,具体到茶文化这里,就是茶礼。可见,从茶道到茶礼,茶德是其中的枢纽。

第二,敬是诸茶德的基础。细细考察上述诸家提出了茶德目录,背后都有一种共同的道德态度,即“敬”。以庄晚芳提出的“廉、美、和、敬”为例。

首先,敬则有廉。陈荣捷先生说:“敬则能克己,能胜百邪,能常惺惺,能收敛身心,能自作主宰,能使心常光明而洞万里,能复天理而灭人欲。”如此之“敬”,如何不廉?

其次,敬则有和。杜耒《寒夜》:“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雪中暖意便是由“敬”而来,有敬才能体仁行仁,才有人际和谐。

最后,敬则有美。敬是一种道德修养,也是一种境界,可以消弭主客两分,可以摆脱功利羁绊,使自我回归到一种“本真状态”,并因此照见日常生活的美,琴棋书画,喝茶赏花,冬日赏梅夏观荷,春日踏青秋赏月,生活的情趣由此生发。

第三,敬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做事态度。《论语》说:“执事敬。”也就是做事要全神贯注,不懈怠、不苟且,积极进取,认真负责。显然,这是种茶人、产茶人、卖茶人以及茶艺表演者应该共同具有的一种职业伦理,换言之,“敬”之为敬事的职业道德是贯通不同茶事主体的道德纽带。

茶人而有德,如何可能变坏?

三、喝茶的人是循礼之人。

 茶礼是茶德的外在表现形式。内在的德性必要发乎外在的行为,否则,德仍处于潜在的幽冥状态。所以,儒家极重“发”,“发”须有度有节,“发”要“中节”必然循礼。茶礼是一系列饮茶活动的固定形式和规则,其实质便是茶事活动的伦常法度。虽说,不同的茶道流派、不同的社会阶层以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茶礼各各不同,但基本的伦理精神和功能是一致的,这便是“节”与“文”。所谓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也。

1、茶礼之为礼“节”。

这个“节”字有三重意思:

第一,节制。喝茶与喝酒那个更好?蘭叔《酒茶论》中酒的代言人“忘忧君”和茶的代言人“涤烦子”就有激烈争论,互不相让,各争优长,最后,一位“闲人”和稀泥说:“酒之德以不可尽,茶之德以不可极。吾能饮酒,又能吃茶,此二物孰胜孰负乎哉?”要我说,从道德上讲,喝茶比喝酒好,起码喝茶越喝越理性,喝酒越喝越乱性,江湖戏言:喝酒前我是东北的,喝酒后东北是我的。道德是一种实践理性,实践理性就是对欲望的反思、评价与节制,这正合茶德的内敛之意。《茶经·五之煮》中有云:“茶性俭,不宜广,则其味暗淡。”,所谓俭,意为自我的约束、节制。陆羽写过《六羡歌》:“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其自我克制之俭德便昭然若揭。

第二,谦让。《曲礼上》有云:“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孟子也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可见,“让”是礼仪秩序产生的道德根源。茶礼更是如此,凡有客来,必先敬茶,没有先把自己的茶斟酌满的道理。茶礼敬长辈或客人,而长辈或客人也会回让,这便是茶礼的谦让之道。

第三,分寸。礼节是有分寸的意思,待人接物有礼节,处理事情有分寸,茶礼的施行更是处处要有分寸感。客来敬茶,敬茶有序, 斟茶以七分为当,用茶有叩手礼,主、客之间的端、接、饮、叙,都是有礼有节。

2、茶礼之为礼“貌”。

内在的态度是要通过表情、言语和举止来表达的。荀子解释礼说:“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群。”就是说的礼的文饰、美化作用。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说得更到位:“礼仪是在他的一切美德之上加上的一层光泽,使之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与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何以如此?这是因为,首先,礼仪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举止或风度;其次,礼仪是一种技巧,要求绅士“谈吐更能镇定自如”;最后,礼仪是一种小心,“不在交往中对于任何人流露出丝毫怠慢和鄙视”。茶礼可以说完美地体现了洛克所谓的礼貌精神。

在中国传统茶文化中,茶礼之“貌”有两重表现:一是社交生活中的以茶待客;讲究举止优雅,和颜悦色,眉宇之间只有真诚与和善,没有怠慢轻视之色,让人如坐春风。二是宗教活动中的献茶。茶礼与宗教的渊源颇深,即便在现代社会,民间也常以“清茶四果”、“三茶六酒”来祭天谢地, 希冀得到神灵的保佑。在茶礼的施行中,人们无不表现出谨小慎微、庄严肃穆之情状。

总之,茶礼之貌是通过茶事活动中的一系列外在要素来表现的,如动作、语言、姿态、仪表、仪容等,如此才能文质彬彬。

文质彬彬的君子如何变坏?

四、喝茶的人是精行之人。

有学者常把茶艺看作茶文化,其实茶艺只是茶文化的一个部分,并且是茶文化最外在的一部分,但也是茶文化的落脚之处。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如果说茶道、茶德、茶礼依序分属前三者的话,那么,游于艺之“艺”,在茶文化中就表现为茶艺。

1、精通茶艺。这应该是对茶人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要熟练掌握种茶、制茶、泡茶、敬茶、品茶等一系列茶事活动中的知识和技艺。陆羽《茶经》中有云:“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精行”就是指茶人应精通茶艺。做到这点并不容易。《茶经·六之饮》中云:“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阴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别也,膻鼎腥瓯,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飞湍壅潦,非水也,外熟内生,非炙也,碧粉缥尘,非末也,操艰搅遽,非煮也,夏兴冬废,非饮也。”可见,茶人不仅要熟知每个步骤的流程,还要能鉴别其好坏,做到游刃有余,这何其难哉,非精行不可得也。

2、君子不器。茶艺不只是背背口诀泡泡茶,还要懂茶艺的相关知识,如夏茶味寡易涩,春茶鲜爽醇厚,因此,即便是同一款茶,泡茶的水温、茶量、时间上都会不同。与此同时,不同的茶来自不同山水,有不同的属性和功能,渲染着不同的习俗,有着不同的历史积淀和传承,这些都应是茶艺内含的人文地理知识。总之,茶艺是一门技艺,又不是一门技艺,因为茶艺的基本精神是君子不器。所谓君子不器,指的是作为一个君子不应该只有一技之长,就像器皿只有一种用途一样,还应该多才多艺,并且具有对各种相关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这样才能做到“游于艺”,体会到茶事活动的内在快乐。

3、茶可雅志。罗察《茶解》有云“山堂夜坐,汲泉煮茗,至水火相战,如听松涛,清芬满杯,云光淞微,此时幽趣,故难与俗人言矣。”俗人与雅士的根本区别在哪里?不在于技能、知识和能力,而在于人文素养。何谓人文素养?钱穆说:“一切智识与学问之背后,必须有一如人类生命活的存在。否则智识仅如登记上帐簿,学问只求训练成机械,毁人以为学,则人道楛而世道之忧无穷矣。”可见,人文素养可以感受在知识和学问背后的“人类生命活的存在”,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真诚恻怛”。有了这种能力,便可下学而上达,通过茶艺实现茶品和人品的统一。总之,茶人要做到君子不器,其根本是要具备人文素养,人文素养不是与特定茶事活动相联系的技能与知识,而是适于一切茶事情境和所有茶人的道德与审美的能力。

如此以来,茶人自是雅士,如何变坏?

  
上一篇吴瑾菁:茶人·茶事·茶思——2022暑期湖北茶文化考察
下一篇李萍:茶道哲学的生死观探析
X

合作交流: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