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戴荣里:语言学家阐释的茶传说与历史——评论《茶:一片树叶的传说与历史》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编者按: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于2023年12月27日--2024年4月30日期间举办了第七届“我与茶道”优秀征文活动,得到了众多热心读者们的踊跃参与。本所组成了专家评审委员会,评选出了优秀作品,自今天起,我们将在“茶道哲学研究”网站、微博、微信公号陆续推送获得者的作品,按照投稿的顺序排列。本文为三等奖获奖作品,作者为教授级高级政工师、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

 


 戴荣里


摘要:《茶 一片树叶的传说与历史》是荷兰著名语言学家乔治·范·德瑞姆(George van Driem)教授的著作。作者以宏大的视野将茶的传说与历史深情勾勒,作者从语言入手,探究茶的起源,进而将茶在全球的传播与演变进行了梳理,并对茶所引发的历史进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变迁做出剖析。这是一部清晰勾勒茶之变迁的种植史、文化史、贸易史,其背后的意蕴值得茶文化研究者深入探究。

关键词:语言学家;茶文化;茶历史

 

一、《茶:一片树叶的传说与历史》的整体框架与作者风格

《茶:一片树叶的传说与历史》这本书的作者乔治·范·德瑞姆是一位语言学家,这本著作具有语言学家的特点,作者在构建本书骨架时也充分体现了语言学家的风格。作者显然对茶字本身的字体、语言演变带有浓厚的兴趣,从更深层次上解析了原始茶的起源、茶在中国的传播,对茶文化传播至日本和朝鲜半岛的情况做了语言学意义上的解读;当勇敢的葡萄牙人接触到茶叶,传教士利玛窦和陆若汉则成为解读中国茶文化的突出代表;荷兰医生让茶入药和法国传教士的疯狂饮茶,则透露出荷兰资本主义的兴盛与茶叶全球化的端倪。闽南语之“茶”的巴洛克式荷兰语拼法在作者眼中透露出文化繁衍的密码,茶因此而向西方世界传播,引发了英国与荷兰之间的战争;咖啡和巧克力成为欧洲人的热宠,茶文化所引发的税收变化以及茶产业如何在寻找新家园中引起欧洲的贸易混乱,作者都做了清晰的解读。两次鸦片战争促进了茶被移植的历史进程。世界上茶文化的传播开始发生由表及里的变化。茶产区不断扩大,作者讲述了茶产区及其特色茶餐的特点,讲述了茶餐在世界各国的分布形式。作者在最后两章,分析了茶的化学元素构成和调制茶与健康的关系,对如何打理一个美好的茶园,应对全球化危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作者在这本书里,先后通过讲茶种植的历史和茶文化传播的脉络,勾勒出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诸多影响。茶是一片自然的树叶,却有着与人相伴相生的文化味道。茶有益身心健康,也助力于文化传播和交融,但茶所引发的贸易竞争和国家之间的战争,却也引发出这片树叶所致的思想纷争和利益纠葛。作者既讲自然,又讲文化,勾勒全球经济体系中讲述着一片茶叶如何改变着世界。语言学家的描述是波澜壮阔的,其从描述历史的纵横脉络中,找到了一片树叶的前世今生。作者清晰勾勒出一片树叶游历的轨迹,让人感到在这片树叶中,蕴藏着人与自然、文化与历史、争斗与融合、经济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作者通过这种抽丝剥笋式的描述,将一片树叶与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

乔治·范·德瑞姆,这位语言学家以其独特的语言视角和全球视野,将茶叶种植和全球化进程栩栩如生地讲述出来,透露出一个语言学研究功力的深厚和对茶学的执着与热爱。作者“通过茶进行无限延伸的历史考察”“获知茶在古代多个不同族群中原始的使用方式”,“茶从中国出发传播到了日本,最终抵达各个角落”,“茶叶恰恰成为中国多元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一中国元素至今还在被全球人类愉快地分享着”。[①]作者在序言中的这段话,充分展示出作者对茶文化传播的中国元素的肯定。作者对中国茶文化的研究者予以感谢,同时对历时四年进行翻译工作的翻译团队表示感谢。作者在这本书中的诸多观点透露出一位语言学者的探索精神。

作者的中国名字名之曰“無我”,在“無我之境”里才能感受到历史的真实,茶叶的自然。作者的风格是科学、求真的。以至于他在每一个观点阐明里,充分摆出历史事实来论述自己的观点。该书的一大特色在于图文并茂,在800余页的厚重叙述中,佐以具有历史感和现场感的几百幅插图,让读者能充分感受到茶在不同历史传播期的影响,增强了作者的视觉感知。作者的底本书稿是丰富详实的,他对中国译者忠实于原著的完整性与准确性予以充分赞美。客观而言,作者采用的复杂而松散的写作文风,对任何一个翻译者意味着多面性的挑战。这本译作之所以饱受好评,是与译者充分把握和尊重作者的本意分不开的。

乔治·范·德瑞姆的这部书从历史事实出发,通过语言学的爬梳,找到了茶由中国向世界传播的种植路径和茶道文化传播的历史,视角的独特性引发作品的创新性。其中新颖的资料和观点令读者耳目一新,细节故事,读来令人莞尔,体现了一位语言学家高超的写作艺术。

 

二、茶的起源之语言学阐释

形成于喜马拉雅山东麓地区的古老语言藏着茶叶起源的密码。作者认为“原始茶的故乡在很大程度上与东喜马拉雅走廊重叠”,正是在这块野生茶的土地上,“最早发展出了茶树人工栽培技术”。作者将历史语言学、人口基因学和考古学作为茶历史研究整体景象呈现的基础。在研究缅甸词汇的变迁中“将纯绿茶作为饮料喝掉”的习惯,“这种喝茶的历史更为晚近”,作者探讨了“一个源于古喜马拉雅语系的表达茶的词根”,作者通过藏缅语系中茶的同源词的辨析,找出土家族和壮侗族茶水的本意,也与跨喜马拉雅语言“茶”同源。而在分析“一个源于古澳亚语系的茶字词根”时,作者分析了巴郎语茶单词的形式变迁。同样是“腌渍茶”,在泰国则被另一个单词代替,意谓“包起来的茶叶”,作者通过这种分析,试图找寻茶起源的历史线索和茶文化变迁的痕迹。作者通过分析茶语词在各个茶产区的变化,为读者梳理出茶之变迁史。作者的这种探究方式,无疑是十分值得称道的。

语言裹藏着历史变迁的基因。茶历史的变迁自然也可以从中寻找到应有的脉络。作者跨地区、跨国度的分析,无疑为茶之源头找到了最好的佐证。每个民族皆有自己的语言,语言中藏着历史与人文交织的符号基因,茶的变迁自然也会在语言中露出蛛丝马迹。作者充分利用自己语言学家的优势,在充分占有语言学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深研细究这种语词背后的文化密码,从而为茶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

汉字由“荼”到茶的转变里,作者找到了其与缅甸语“腌渍茶”和景颇语“腌渍茶”词源元素的关联,指出了具有表意功能茶是“长在树上的苦味药草”。[②]书中不仅从历史记录中撷取有关茶的文字,也从类似达摩割下眼皮生出茶树的传说来演绎茶的故事。作者写到了茶在唐代的兴盛景象,对茶圣陆羽(字鸿渐)“暗含着一只优雅降落的大雁”形象进行解释。陆羽长大成人后,与皎然云游四方的经历和其与诗人、文人交往的历史,加之茶叶加工和茶文化的兴盛,让陆羽写就了《茶经》,成就了一代茶圣的经典著作。作者饶有兴趣地介绍了陆羽的成长史,并在书中分析了陆羽《茶经》的内容构成。将其称为“儒释道精神融为一体”的著作。作者对这样一位“完美的茶学大师”激发的对日本茶道大师们的灵感随笔写出,日本茶道的“侘寂文化”所彰显的自然秩序和瞬息万变的美学思想源自陆羽的美学思想。

茶与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水的质地和味道是决定茶汤质量的主要因素”作者提到了陆羽的鉴水轶事,并在注释里给出了《泉品》所描述的二十种最佳水源的名单,读来饶有趣味。而对茶文化与瓷器的繁荣,作者提及因七碗茶而出名的卢仝,对中国瓷器的发展侃侃而谈,让人从这位语言学家的叙述里,充分感受到瓷器文化与茶文化的高度关联。

作者依然用历史语言学的方法,从藏语书面语的中央区方言里找到茶之源流。认为“茶丰富了青藏高原的单调饮食,并为人类带来了许多营养”。而茶对货币史的影响也起源于最早的纸币并用于茶叶贸易,作者对此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而对始于唐朝的茶税征收也因战乱而终止,处于包围圈中的宋朝通过茶马古道以茶换马,但终究没能建立一支能与蒙古人争斗的骑兵劲旅。蒙古族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则成为统治中国的外族君王。作者详细描摹了宋朝的精致茶文化的方方面面。从制茶到茶器,再到茶禅一味文化的产生,作者用其如椽大笔呈现了宋朝的茶文化景象。作者提及中国茶文化在明朝的中兴,提及明朝皇族和一些文人雅士对茶文化发展所作的贡献。作者对宝岛台湾的茶叶发展做了详细的梳理,对台湾由古至今的茶文化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清朝是中国六色茶文化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在清朝灭亡的后半个世纪里,茶文化和茶学研究陷入“可怕的衰落期”。

作者对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茶产业的繁荣予以赞美。对中国的“工夫茶”茶道予以细致介绍。作者介绍了绿茶家族、白茶以及白化栽培种的历史,对中国黄茶、青茶、乌龙茶和岩茶也进行了逐一介绍。作者所明晓的很多细节,也会让深谙茶叶之道的中国茶人叹服。中国红茶是作者所要着力描绘的茶叶,作者描绘了当今红茶的来历并不起源于中国,中国红茶的相继产生,是应对世界红茶挑战的结果。而对中国的发酵茶和黑茶,作者情有独钟地介绍了云南普洱茶,并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不厌其详地分析。作者提出了对“隐藏在普洱茶及其生化制品中的各种霉菌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而对“花茶、草本带茶饮、潘趣酒和鸡尾酒”,作者则在散谈中提出个人的见解。茶文化在中国各个朝代的兴衰与传播,演绎了茶文化一点点积累的历史。作者从语言变化里捕捉到茶文化的变迁,从蛛丝马迹中演进茶产业的形成史,中国茶文化传播的世界史。

 

三、茶在世界上的贸易之战和茶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差异化传播

“茶叶贸易与纸币、鸦片战争和香港关系深远,茶叶也是多部航海法案、数次英荷战争和美国独立战争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茶叶经济曾左右了中国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和军事防备,并推动了中国艺术和文化的演进”。[③]作者认真叙述茶叶给世界带来的改变,对太平天国运动和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和毛泽东领导的民主革命的现代变革,认为是西方的茶叶贸易埋下的“变革种子”。

茶叶的变革具有跨时代、跨区域的特点。如今,全世界拥有超过400万吨的茶叶,而茶叶贸易中占三分之二的红茶,则是一个相对新近的品种,红茶的产地主要集中在印度、肯尼亚和斯里兰卡。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茶叶从中国走出后的变迁,他认为茶的历史是一场关于全球化的传奇。[④]

作者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对利玛窦所说的“中国人喝茶是为了延年益寿”的观点予以解释。作者还分析了另一位传教士陆若汉对茶文化传播所作的贡献。作者通过查阅大量的历史文献,再一次证明茶文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在世界上传播路径的差异性。

茶从中国走向世界,固然是从近到远的过程,茶最初传播到日本和朝鲜半岛,作者追溯了茶第一次传播到日本是奈良时期,对最澄和尚和空海和尚的茶文化传播以及日本初期茶文化的形成做了介绍。茶再次传入日本,仍然得益于和尚。荣西作为日本禅宗的代表人物,将中国宋代抹茶工艺传入日本。荣西的贡献是将武士道阶层的审美感受定型化。日本僧人对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功不可没。作者对日本佛教寺院中的茶礼深有研究,把斗茶和俗界中的茶进行对比,对能阿弥将茶从茶亭引入室内予以介绍,提倡将茶道移入精致的起居室,这种革新促进了日本瓷器的革新。作者铺排了日本僧人珠光、一休宗纯、武野绍鸥等和尚对日本茶道的贡献。对日本茶道史上的悲惨人物千利休进行了详细介绍。千利休将个人木制画像放进草鞋置于门的高处,让进入大德寺的行人从其下穿过的行为惹怒了曾与他是密友的丰田秀吉,丰田秀吉命令千利休自裁。千利休在举办完最后一次茶会后仪式般的自裁,成为后世茶人讨论的话题。千利休的七个弟子“利休七哲”发展出的茶道流派将日本茶文化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有的成为日本流行至今的茶道文化。通过千氏家族传承的茶道流派,也获得发扬光大,作者对日本茶道进行了较为细致地分析。他认为,日本茶道的固化,代表了“茶道的全部仪式都充满了象征性,当它们被正确践行时,就展现了在精神净化、意识沉淀和禅式修习等方面合一的练习”。作者详细介绍了碾茶与抹茶的生产与制作,而对抹茶的时代化革新,作者也做了叙述和分析。日本的烘青绿茶(釜炒茶)不同于中国干燥加工的绿茶,作者介绍了煎茶、新茶和番茶的历史。卖茶翁的故事,不只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卖茶者离经叛道的故事,也为后世人留下了名副其实的煎茶之道。作者对冠茶、玉露茶的鲜味予以介绍,将促成茶鲜味形成的原因进行多方面阐释,对其他日本茶(茎茶、芽茶、粉茶、玄米茶等)也进行了介绍。日本茶文化能走出国门,显示了日本茶文化对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接续和创新的美学意蕴。作者对日本茶的创新和怀旧式复归,进行了饶有趣味地介绍和分析,也对茶在朝鲜半岛的复兴做了适度介绍。

“随着葡萄牙人的到来,茶叶全球化的传奇开始了”,这是以1542年葡萄牙水手马可·波罗登陆日本为标志的。[⑤]作者从茶叶的传播史,充分感知到茶所引发的贸易之战。在第八章“税收与免受压迫的自由”里,作者向读者讲述了“广东的崛起与荷兰茶叶贸易的低迷”,那幅康熙帝的丝绸着色画像与一张比利时船舶邮票,向读者展示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作者描绘了在中国与欧洲之间运输茶叶的船只发生的故事,展示了“英国人在茶叶贸易中的优势地位”,而一向作为英国男人专属领地的咖啡馆,是禁止女人进入的。而茶则“被描绘成爱八卦的女人的饮料”。作者向读者展示了“茶与税”的关系,饶有趣味地介绍了“域外税收与波士顿茶党”,并对茶党的“意识形态遗产”进行了到位的解读。而在第九章“茶被移植:亚洲的战争”里,作者向读者讲述了“用鸦片换茶叶”的历史,讲述了“巴黎和约”和“英荷战争”。茶叶贸易所引发的“东方格局大洗牌”,以及由此发生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终于将世界引向战争之路。一片平静的树叶,因为经济贸易之争,引发国与国之间的博弈,最终引发了战争。荷属茶叶在东印度群岛的茶叶种植,则成为茶叶发展的另一种结果。

作者描述了英国在天朝的间谍活动和“全球消费模式的巨大转变”,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以及战争与印度的关系做了历史回顾。作者描述了俄国和苏联对茶饮品的偏好,说明了“正统茶与布朗红茶”的发明过程,讲述了咖啡如何意外地“让位于茶”的历史故事。作者还介绍了“冰茶、茶包及奥威尔茶”,讲述了茶在德国与丹麦的文化传播史,让读者感受到茶之美学在世界各地传播的不同形式以及对文化艺术的推动效果。

 

四、倾向于自然与科学的理解

作者是一位充分理解自然的语言学家,能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出发理解历史中的自然,也能从现实中发现文化的源头。缘于这种学术上的严谨,作者对茶文化的阐释,更多倾向于自然与科学的阐释。在看似随意书写的铺排中,藏着学者睿智的眼光和到位的解读。

作者在“好喝到最后一滴”这一段文字里,不仅向读者阐述了猫屎咖啡的来历和名贵,还书写了越南的鼬鼠咖啡,泰国的象粪咖啡,这样的推演方式,会让读者获得更丰富的认知。

而对可可的细化描述,更可以看到作者的探究功夫。可可作为制作巧克力的主要原料之一,可可豆经过高压轧出可可液之后再分离出可可脂,可可粉加入可可脂凝固后,就形成固体的巧克力。作者不厌其烦地介绍各类饮品的来龙去脉,让读者获得全新的认知。作者还对可可豆作为货币的用途进行了介绍,让当代读者感受到了饮品在现代社会货币功能的源头。几乎每一相对集中的内容介绍里,皆能看到作者用心选择的精美插图,或描述自然之景,或陈列制作之状,或展示人文之变。文中插图与文字内容密切配合,增强了文字的感受力,充分满足了读图时代读者们的阅读习惯。

作者对“茶产区及特色茶餐”情有独钟。从科学角度解释了土壤、微生物及显性遗传效应对茶叶的影响,对世界各地由中国引进的茶种植加工史进行了逐一介绍。作者讲述了“法国茶餐的新潮流”上百年的历史,也讲述了泰国和老挝的喝茶习俗。对马来西亚、莫桑比克、南非和东印度群岛、伊朗、阿塞拜疆、津巴布韦、马拉维和赞比亚、肯尼亚、乌干达的茶叶种植进行了详细介绍。茶叶传布世界上很多国家,直至横跨南美大陆、卡罗莱纳、瑞士、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作者讲述了茶在世界各国的同构与异化。

作者以科学的态度向读者讲述了“茶中的化学物质和神奇的调制茶”,让读者明晓了咖啡因、茶氨酸、维生素P、儿茶素和鞣酸、茶黄素和茶红素等一系列带有科学符号的茶因子,让世人明晓了喝茶不仅能防癌,也是治疗肥胖和糖尿病的途径之一,让茶成为现代人增强心血管健康的健康饮料。作者还对“茶与认知能力”,“茶与肝肾健康”和现代各类茶品做了多方面的介绍,引导饮茶者科学饮茶。

作者还向读者介绍了“打理茶园”的重要性。和其他茶著作不同的是,这部茶书将茶文化与茶科学融为一体,讲述了茶种植的前世今生。对茶树的“入侵者”做了分辨,而对有机农业的推崇,则显示了作者对自然生态环境友好的高度关注。面对全球饮茶者的普遍担心,作者的忧患意识和前瞻式建议值得推崇。

 

五、小结

《茶:一片树叶的传说与历史》,真实全面地解读了茶的由来、种植传播和茶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不同变化,记录了茶引发的世界经济、文化之间的竞争与融合,并对茶之种植、加工、和饮用的科学性予以引导和阐释,这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茶学著作。兼顾了不同读者的阅读感受和审美习惯,将茶文化的更多意趣与科学性传递给读者。本书图文并茂、文笔自然、生动,翻译团队历时四年翻译成此书,可谓难得的茶学著作。值得茶学研究者和爱茶者珍藏。一部好的茶学著作,需要将科学与文化融汇在一起,历史记录与哲学反思相互伴随,这部书,较好地把握了这种互溶性。


[①] 乔治·范·德瑞姆George van Driem.茶:一片树叶的传说与历史[M].李萍,谷文国,周瑞春,王巍,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2.

[②] 作者在书中围绕“荼”、“茶”之变和缅甸语、景颇语的词素关联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关联。

[③] 乔治·范·德瑞姆George van Driem.茶:一片树叶的传说与历史[M].李萍,谷文国,周瑞春,王巍,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28.

[④] 乔治·范·德瑞姆George van Driem.茶:一片树叶的传说与历史[M].李萍,谷文国,周瑞春,王巍,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29.

[⑤] 乔治·范·德瑞姆George van Driem.茶:一片树叶的传说与历史[M].李萍,谷文国,周瑞春,王巍,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227.


  
上一篇张安:解码茶叶数字化之路
下一篇叶超杨:《茶:一片树叶的传说与历史》的空间哲学分析
X

合作交流: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