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邹广文:茶道哲学研究之我见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关于茶道,我的观点是喝茶、品茶、鉴茶也好,你不说我不懂,你一说我就懂。

大家通常说中华文化就是表意文化,在不言中去体味、回味、直观,“道”比如《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常道”,也可以解读为“道可,道非,常道”,实际上就是表达在对道进行具体的阐释过程中,可以对“道”有肯定性的理解和否定性的理解,但是最后都归于常道,即道不远人。像人一生中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还是要回归平常。所以我认为中华文化最核心的表达,和老百姓最平常的生活方式应该有相通性。

69a5f7057a81cf09934e4d69aeab78e1.jpg

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必在于我们喝什么茶,也不要对茶的品质有什么知识性的解读,更多是通过茶感受到自己对生活的欢喜、热爱,对生活的一种体验,一种真实的生活状态。我们谈茶道的时候,如果要从茶的消费方式来讲,那北方没法跟南方相比,我们小的时候大茶缸子泡茶全家喝,没有说洗茶、醒茶等等这么多道的工序,但是确确实实在这个过程当中,它也反映了南北文化的一个差异性。我觉得未来要建构出的茶道哲学体系,应该是开放性的东西。

      比如我们手里的这一本会议论文集,它可能就是我们对当今中国茶的感悟,随着中国人对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接近生活本身,我们对茶本身的认识也有新的东西,喝茶还是喝咖啡并不重要,主要是看我们从这里面能不能找到最真实的生活状况,作为茶的原材料很多,苦丁茶、竹叶、树根都可以做茶,总而言之你只要找到那个感觉就行,因此我们可以用一种开放性的心态做这种研究,可能在无形当中,我们心中最敏感的、最自然的“天人合一”的神经可以找到那种感觉。

      作为我来讲,通过茶道哲学论坛认识这么多朋友,也感到茶中乾坤、奥妙无穷,也对自己即将退休的生活找到可能生活的层面。


  
上一篇李萍:中国茶企经营不畅的症结
下一篇赵子涵:浅析《茶经》中的精神取向
X

合作交流: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