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叶超杨:陕西省茶文化考察心得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编者按:本文为第二篇2024年暑期陕西产茶区茶文化、茶产业考察活动的个人考察心得,本文作者为福建农林大学硕士生。欢迎大家转发、点评!

 

叶超杨

 

2024715-26日,本人有幸参与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的年度茶文化考察活动。本次陕西省茶文化考察历时14天,覆盖了汉中市南郑区、勉县、宁强县、西乡县、镇巴、安康市汉滨区、紫阳县、平利县、扶风县、泾阳县等地区。整个考察重点针对当地的茶业部门、茶企、茶厂、茶园,茶文化展览馆、博物馆、体验馆等,考察团还与各地的茶业有关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茶企负责人和各茶业协会代表等进行了座谈交流,全面了解陕西各地茶的历史渊源、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此次考察之旅,是一次深度走进陕西茶文化的宝贵经历。亲身走过的茶企茶厂,亲耳听到的经验故事,仿佛一场文化洗礼,浸润人心。从南郑区的云雾茶园,到紫阳县的富硒茶园,每一处景致都让人心旷神怡,每一个茶园都蕴含着丰富的创业故事和茶文化。沿途翠绿映天的茶山和茶香扑鼻的茶园,仿佛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所谓“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在与茶企负责人的深入交流中,我切身地感受到他们对茶叶事业的热忱和执着。在茶农的身上,体会到他们在种植和加工过程中的辛劳与智慧。在参观现代化茶厂中,体验到科技与传统在茶产业中的完美融合。每个地方的茶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风情,每一个细节,每一段故事,都让我更加珍视这份特殊的文化遗产。

 

一、陕茶概况

1. 历史概况

陕西种植、消费茶叶 始于商周,兴于秦汉,盛于唐宋,繁荣于明清。中国最早的地方志书《华阳国志》上记载,约在公元前12世纪,臣子给周武王敬献的贡品中就有茶叶,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贡茶。而这“形似月亮,紧压成团”的“西乡月团”茶就产自汉中的镇巴县、西乡县一带[1]

至唐朝,陕西茶进入了辉煌时期,茶作为商品开始进入市场,茶叶的消费者不仅有达官贵人,也有普通的平民百姓。宋朝,茶叶生产遍及秦岭以南各地。周靖文的《宋朝的茶叶产区》言道:“秦岭以南包孕陕南的成都府路和利州路11州‘岁产茶2102万斤’”,占全国总产量的30%。宋熙宁七年(1074年) 实行“茶马法”,在京西路金州设买茶场6处,全陕西设卖茶场332处。当时,茶不仅是陕南农家衣食的重要来源,也是朝廷开辟财源的重要渠道[2]明清时代,陕西成为以茶叶易马的全国茶马贸易中心,并在褒城(今汉中地区)建立茶厂,褒城茶厂是中国历史上建立最早的茶厂之一。据《明史·食货志》载:“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户部言’陕西汉中、金州、石泉、汉阴、平利、西乡诸县,茶园四十五顷,茶八十六万株。”陕西作为中国最早的茶产区之一,也曾经是全国文化、政治、军事中心,自然是茶文化发展和对外传播的重要舞台。

但自宋、明以后,政治、经济、文化重心东移,茶产区与茶文化也随之东移,陕西茶产业就此产生断层。直至20世纪80年,陕西茶叶才在政府的指导和推动下,重新开始产业化生产。2009年,国家林业部发布了《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陕南茶区被列入长江中上游特色和出口绿茶重点发展区域。同年,陕西省发布了《陕西省茶叶产业发展规划》,标志着陕西省将茶产业列入陕西省重点特色农业产业。

2. 发展现状

1)产业规模效益稳步提升。近年来陕西省茶园面积增速逐渐放缓,目前茶园总面积基本稳定在300万亩左右。茶叶产量、出口数量以及出口金额都在快速上涨,说明茶叶产值和质量有明显提升。

表1 陕西省近五年茶园面积与茶叶产量、出口数量及出口金额

年份

茶园面积(千公顷)

产量(吨)

出口数量(kg)

出口金额(万元)

2018

135.89

71 038

233 450

3 782

2019

145.16

79 264

223 672

1 867

2020

152.72

86 965

204 548

3 179

2021

156.53

93 171

479 852

2 179

2022

160.68

100 418

529 545

4 885

注:数据来源于陕西省统计年鉴

 

2)茶叶品牌价值显著增长在“2021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陕西省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总价值超过75亿元,较2020年增长近10亿元。

3)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23年底,陕西省现有规模茶叶企业1000余家,其中国家级茶叶龙头企业4家,省级茶叶龙头企业68家,茶叶加工厂1078家,专业合作社877个。龙头企业通过不断完善产业链上中下游利益联结机制,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生产基地+茶农+N”的发展经营模式,在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的同时,不断巩固增强茶农与企业的利益联结,全省省级以上茶叶龙头企业累计带动茶农约13.7万户增收。

4)产业融合发展已初见成效。陕西省茶产业努力发挥陕西区位、历史、文化、自然等资源优势,坚持茶产业和文化相结合,推出茶旅精品线路、茶旅特色小镇,开发“茶旅+民宿”“茶旅+研学”等茶旅融合新业态,建成了40多个茶旅融合示范点、线路。

 

二、陕茶的优势与困局

1. 发展优势

1)自然条件优越。陕茶所处的自然生态条件十分优越。境内名贵植物达3000余种。森林覆盖率高、海拔高、云雾出现几率高。生活着号称“秦岭四宝”的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和朱鹮等珍稀动物。区域气温适宜,降水也主要集中在茶叶生产季节的410月份,年均降水1000毫米左右,对茶树生长发育十分有利;茶园土壤ph4.086.93,酸碱度条件适宜茶树生长。海拔多在8001200米,虫害少,工业少,水质和土壤基本无污染且富含锌硒。陕南地区的自然地理优势和生长环境使陕西省茶叶品质优良。

2)茶叶品质佳。陕茶具有香高、味浓、耐冲泡、富含锌硒等特点。茶叶有效成分含量多,其中氨基酸含量达到3%以上,咖啡碱含量达到4.5%以上,茶多酚含量达到28%以上,水浸出物达到43%。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测定属无公害茶叶,90%以上达到或超过绿色食品的AA级标准。全国著名评茶大师陈慧春教授评的结论是汉中是全国罕见的高香茶区[3]

3)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陕西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陕西南部的古代巴人是中国最早种茶、用茶的人群之一。汉阳陵出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茶叶之一,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举世震惊的精美唐代金银茶器具。陕西作为曾经的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茶文化的发展也曾一度达到鼎盛。因而深厚茶文化积淀与遗产也是陕茶的重要优势之一。

2. 面临困局

1)营销能力缺乏。在考察中发现,陕西茶企大多实力较弱,缺乏现代市场营销意识,缺少营销战略与策略规划,企业中的营销人才也相当匮乏。大部分的茶叶企业大多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营销系统,茶叶的销售网络体系建设滞后;企业对茶叶品牌建立、宣传策划的力度和创新性不足。与广东、浙江、福建等茶叶大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文化发掘不够。在考察过程中,汉中福地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常永锋先生就指出,陕西的茶文化优势没有被很好激发出来,茶文化与营销、品牌方面的结合度很低。在考察过程中也的确发现当地茶企在茶文化建设上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强有力的推广,未能充分挖掘和利用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茶文化对茶叶品牌赋能不足。陕西省茶文化虽然历史悠久,但在挖掘和讲述茶文化故事方面尚有许多空白。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茶文化故事和人物未能充分发掘和形成系统的文化传播内容。相比于其他茶叶产区,陕西茶文化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弱。茶文化节、茶艺比赛等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限,难以吸引广泛的公众关注和参与。当地茶人在座谈中也提到陕茶在文化体验形式上的同质化,缺乏创新和多样性。并且陕西各地的茶文化资源较为分散,缺乏有效地整合和协调。各地茶文化活动和品牌推广多为单打独斗,未能形成合力,影响了整体茶文化的传播效果。茶文化资源的碎片化使得文化影响力和品牌效应难以最大化。

3)规模化生产转型不足。陕西茶企数量众多,但多以小规模家庭式经营为主,缺乏大规模、现代化的龙头企业。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相对落后,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制约了茶产业的发展。此外,茶叶的采摘和加工季节性强,劳动力短缺问题突出,影响了茶企的生产效率和收益。例如,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的茶产业发展,其基础设施和种植规模令人印象深刻。当地茶园总面积达25.05万亩,投产采摘面积22.6万亩,种茶农户3.7万户,2023年产茶叶1.32万吨,这显示了该地区在茶叶生产方面的强大潜力。然而,调研中发现了其规模化生产面临的困难,尤其是茶叶采摘过程中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严重限制了当地茶叶的生产规模,当地茶产业被迫采取以销定产的模式,影响了茶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的提升。相比之下,福建、浙江等地的茶产业已经实现了较高水平的集约化生产,这一点值得南郑区乃至陕茶地区借鉴。

4)过度依赖政府力量,大部分企业缺乏自主性。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地茶产业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即过度依赖政府力量,大部分企业仍缺乏自主性。尽管政府投入对当地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这种依赖也导致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在品牌塑造、市场开拓和技术创新上缺乏主动性,许多茶企依然采取传统的经营模式,未能有效利用市场机会。在对商业模式的优化,农业数字化等方面仍处于“观望”政府行动之中。与广东、福建、浙江等茶产业发达地区形成鲜明对比。

 

三、若干建议

1.吸纳各地先进经验,制定全面的营销战略。当地政府、企业协会应该积极组织陕西茶企负责人和营销团队参加现代市场营销培训,学习先进的营销理念和策略。并通过引进外部专家和合作伙伴,提升企业内部的营销意识和能力。在这一点上,陕西部分茶企已经先行,考察团在陕西安康市紫阳县焕古镇对谈当地的茶叶协会秘书长唐民先生的过程中得知,当地每年都会组织茶业企业人员前往全国茶业发达地区交流学习。源源不断地引入先进经营策略,并与全国各地的茶业企业开展合作。陕西茶企还应立足自身特色和市场需求,制定详细的营销战略和计划,包括市场定位、品牌建设、推广策略和销售渠道等。通过科学地规划和实施,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同时也要加强对营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鼓励有潜力的年轻人从事茶叶营销工作。这一点陕西汉中市西乡县鹏翔茶业有限公司的段成鹏董事长也有同样的感受,他认为年轻人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开放的思维,这是老一辈人所缺乏的。”他希望茶产业的政策能够多给年轻人机会,让年轻人去诠释茶的精神和茶的未来。

2.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增强陕茶文化赋能。加强对陕西茶文化历史故事和人物的研究与挖掘,系统梳理茶文化发展脉络。通过编撰茶文化书籍、拍摄茶文化纪录片等方式,将历史文化故事生动地呈现给公众。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参与,共同丰富陕西茶文化的内容。并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平台和手段,如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等,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茶文化宣传。在线下,还可以通过举办大型茶文化节、茶艺比赛、茶文化论坛等活动,提升陕西茶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在茶文化体验馆、展览馆的设计上,融入更多互动性和趣味性的元素,如VR茶园体验、茶文化互动游戏等,提升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开发多样化的茶文化旅游线路,将茶园参观、茶艺表演、茶文化讲座等有机结合,打造独特的茶文化旅游体验。建立陕西省茶文化推广联合体,加强各地茶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协调。通过联合举办活动、共同开发文化产品、共享宣传平台等方式,形成合力,提升整体茶文化的传播效果。推动各地政府、茶企、文化机构的合作,共同打造陕西茶文化品牌。

在考察过程中,学者、茶人们也总结了一些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要旨。一是提炼中国茶叶的共性特点;二是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对茶叶发展的贡献和限制;三是求真务实,去伪存真,进一步推进人们对茶叶的科学认知;四是不搞玄学,不搞迷信,不搞伪科学。

3.提升茶企规模化和现代化水平。政府应加大对茶企的扶持力度,鼓励茶企通过并购、联合等方式实现规模化经营。推广先进的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茶企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动茶产业向现代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同时,劳动力短缺是制约陕茶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地政府和茶企可以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茶叶种植、加工、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通过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计划,提高现有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同时,引进外部优秀人才,为茶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推广农业机械化方面,政府应支持茶企购买和使用采茶机等现代化设备。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让机械设备更好地适应当地地形和环境。在劳动力不足方面,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改进茶叶加工工艺,延长茶叶的保鲜期,合理调节采摘和加工时间,缓解季节性劳动力不足的压力。

4.民营企业先行,政府辅助发展。陕茶曾作为中国“官茶之本”,这体现了其优异的品质,而今更不该沦为“官本位之茶”。针对陕西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过度依赖政府力量问题,建议以民营企业为主导,政府辅助发展的模式来推动产业升级。首先,政府应当转变角色,从主导者转变为服务者,通过政策引导和环境优化,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具体措施包括: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平台;加强金融支持,鼓励民营企业通过自主创新获取资金;推动茶旅融合,支持茶企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其次,茶企应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注重品牌塑造和市场开拓。借鉴广东等地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灵活性和市场敏锐度,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市场占有率和消费者认可度。同时,茶企要主动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形象。通过民营企业先行,政府辅助发展的模式,可以更好实现陕西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的良性循环。

 

四、结语

此次考察之旅,让我深刻感受到陕西茶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和茶产业的巨大潜力。在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上,我见证了茶农们在茶叶种植和加工中的辛勤付出,感受到茶人们对茶叶事业的热忱和执着。陕西茶人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和对未来发展的雄心也让我对陕西茶产业充满了希望。尽管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他们也始终保持着积极进取的态度,不断探索和创新,为陕西茶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陕西茶文化的深厚底蕴和魅力。让我对陕西茶文化和茶产业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刻地体会。相信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创新,陕西茶产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也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陕茶的发展,让这一瑰宝之地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     赵晓罡, 李录堂.陕西茶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13(3):89.

[2]     丁文.论陕西茶业及陕西茶文化的历史地位[J].农业考古, 2004(4):45-53.

[3]     张颜青.陕西茶产业基本情况和发展优势[J].汉中科技, 2011(3):3-4.


  
上一篇吕旭龙:茶文化范式转化与新质生产力培育
下一篇苗冬青:陕西茶文化考察报告
X

合作交流: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