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李萍:荆楚大地茶文化掠影——2022年暑期湖北茶文化考察心得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三、荆楚大地的茶文化未来

在考察期间,有湖北省茶产业的相关领导告诉我们,湖北省属于产茶大省,现有553万亩,直接产值200亿元,综合产值达到700亿元,出口创汇2.04亿美元,产量在全国排第四、出口量在全国排第五。在湖北省的17个地市中有14个地市产茶,只有仙桃市、潜江市、全州市不产茶。全省有9家茶业企业入选中国百强企业,1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18家省级龙头企业。整个茶产业在湖北省都处于势头正旺的健康发展、升级提质的良好阶段。

1.应将政府的主动作为转变为辅助协商

湖北省政府十分茶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茶产业的前端是农业,茶树种植、采摘可以为茶农带来可观的收入,实现脱贫致富,另一方面茶产业具有极大的延展性,可以扩展至第二、第三产业,带来商业流通、外贸、文化交流、居民生活方式等多个层面的积极作用。近些年来,省政府积极联系各有关国家部委大力推动湖北茶走出去,在此方面积极做为,包括出台了各类扶持政策、大力从外地招商引资、在北京和多地省会举办高端推介会等。例如,2018712日,在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会上,来自14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及工商界代表、中外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参会,湖北茶亮相,获得了好评。疫情期间,省政府为了帮助企业和茶农尽快走出困境,于2021412日,以“英雄的湖北:浴火重生,再创辉煌”为主题在外交部蓝厅隆重举行了外交部湖北全球特别推介活动。湖北省茶业集团旗下“一红”(宜红茶)、一黑(川字青砖茶)、一绿(恩施玉露)名优茶成为湖北名片受到主推。

关于湖北省茶产业的未来发展,省里的下一步规划是力争在2025年茶产业的总产值达到1000亿,目前已达715亿;继续做好种植、加工的标准工作,要溯源,保证全过程的安全;重点扶持龙头企业,提高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促进企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将目前的5000家茶企做长、做粗、做壮,推进茶叶的深加工;提升茶叶名牌的国内和国际知名度,湖北省目前有2300多个茶叶品牌,但都未能进入全国前十。孙军局长提出,要重点打造“一红一黑一绿”,培植1-2家收入过10-30亿的企业。另外,他还指出,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和消费者习惯的变化,要开发更多的茶的衍生品,例如开发出袋泡茶或冷饮茶以满足快节奏生活方式之中的现代人,努力形成多业态、时尚化的局面。

产业规划和经济政策都是政府擅长也应该做的事情,此外,产品质量、市场秩序的维护也是政府的职责。星斗山利川红公司的负责人告诉我们,“利川红”在没有成为公共品牌之前,只有该公司一家做,之后成为了公共品牌,涌现了很多做利川红的公司,从二十几家到四十几家,现审核权归到恩施州,现在已经有160多家公司做利川红。市场上真假利川红难辨,很多公司做的利川红不符合工艺标准,企业的品质管控不到位,政府有关部门市场监督也有待加强。

孙军局长向我们介绍了省政府在推进茶产业发展方面的未来工作思路,令人非常振奋。我们在地方考察时,也听到不少企业家都提到了各地政府对茶产业和企业提供的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的支持。采花集团的负责人告诉我们,现在当地政府正成立新的国资控股的宜昌茶叶集团。国资进入的好处是明显的,因为会有政府给出的倾斜政策、政治资源,如土地指标、交通、税费配套,但坏处也同样明显,程序多、决策慢,无法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做出快速反应;国企在组织管理上效率低,论资排队,不利于培养和留住具有竞争性的高端人才。

来凤县的藤茶生产和推广,当地政府起到了巨大作用,但这个作用是否可以持续还有待观察。我们在跟两家藤茶企业座谈时,都是地方主管领导介绍情况,企业负责人虽然就坐,但都未发言。尽管最近几年藤茶的销量比较好,已经走出了来凤县,在全省都有销售,也采纳了线上销售,例如政府的832平台,农业银行的助农项目,还有淘宝等电商平台,然而,在强势政府影响下的企业是否能够经受市场考验、真正将藤茶发展为地标性产品,这显然还是一个未知数。

2.茶产业应由茶企及企业家唱主角

推进湖北省的茶产业发展,符合市场经济的思路应该是专业的事情由专业人士来做,茶产业应由茶企及企业家主导。为此,各级政府需要发现并维护企业家精神,政府和社会要营造有利于企业家精神生长和扎根的土壤,因为一个企业的兴盛系于企业家,一个行业和一个地方经济的兴盛则取决于无数企业家的涌现。

萧氏集团的刘汉武经理告诉我们,公司创始人肖勇董事长对当地茶产业就功不可没,他带来了“三大革命”:一个是能源革命,不砍树,不用煤,改用电、气、油加工茶叶;另一个是茶园管理革命,不施高强农药化肥,统一管理,包括采摘、制作、包装、销售价格等全部统一;再一个是市场革命,设立了品牌专卖店,进入商超、开设专柜,进入线上的电商,抓好市场推广。

润邦公司张文旗董事长明确主张必须全部机械化,这也是中国茶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因为人工制茶很不卫生,工艺也不规范,品质很难控制。该公司是恩施州第一个用机器加工茶叶的公司,而且不断改进和更新加工设备,现有的生产线已经完全不同于2005年,2005年的最早设备都已经退役,现在筹建博物馆,这些退役的设备都会放进去。不过,机器做茶,工序没有少,工艺也没有改,但全部的工序和工艺都可以给机器做出预先设定。

潘家湾富锌茶业公司的罗祥恒董事长告诉我们,他的父辈就种茶,小时候就跟着大人上山采制过茶,从部队转业回乡,最初谋职也是进了乡镇茶厂做销售,1990年茶厂改制,1993年出来自己做,从开茶庄售茶起步。他直言,很庆幸自己做了正确的选择:做红茶不仅赚钱,而且利润大。随着公司制作红茶的技术不断提高、客户认可度越来越高,现在公司业务的进入上升通道,经营状况越来越好。罗总还向我们提出了很多独到的个人见解,他认为,现在中国茶企容易走两个极端,或者追求高端,或者追求低价,但市场更需要中间类型的产品。他指出,许多中国茶客过度追求芽茶,但一芽一叶的茶才好喝。这样的洞见是深耕茶业多年的认识结晶,值得我们认真吸取。

在巴东县,还有巴东郡贡茶,这是绿茶,也是历史名茶,属于恩施玉露的一部分,现在也是当地的公共品牌,不过,并未走出去,影响力非常有限受到政府主推的巴东红却后来者居上,巴东郡贡茶则不为人知。政府的财力、人力有限,不可能照顾到方方面面,只有充分运用市场竞争,让真正懂得人、干实事的人做茶,历史名茶、传统名茶才可能焕发新的生命。

我们在来凤县考察时,看到了“国家武陵山农民培训中心”,20212月由国家农业部设立,据说该职业农民培训中心武陵山区唯一,辐射全国,工作目标是实现三农的现代化。早在20204月,农业部还为本地(旧司镇)授予了“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在大厅,我们看到了全镇未来农业的规划沙盘,将投资两个亿建设。这样的项目若仅靠政府出钱出力,很可能缺少可持续性。

3.要处理好野生古树茶和本地茶种的保护性利用问题

湖北省内野生古茶树的保护和利用问题也是一个很值得认真对待的问题。由于快速城市化和人类工业活动,湖北省境内的野生古茶树只在鄂西、鄂西北、鄂西南的山区、少数民族聚集地尚存,例如神龙架国家自然保护区。湖北省内的野生古茶树有三类存在状态:一个是大片的、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生长地区,主要在神龙架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地区;一个是人工种植后因各种抛荒、遗弃的古茶树,主要是曾经的茶园、茶场,最近的就是解放初期的人民公社开辟的集体茶园、文革期间的知青茶场等,更早一点的是用于外贸出口、近代茶商指导种植的茶园;再一个是零星分布生长在农户的田间地头屋后的古茶树。巴东县原来有很多古茶树和野生茶树,但之前茶叶不值钱时,很多村民砍掉了古茶树,腾出地种上其他作物。

真正的好茶要有不可替代性的品质,在口感上保持自身独特的风味,这一方面取决于加工制作的工艺水平,但更重要的是茶树的品种。湖北省要在中国的茶界脱颖而出、打出自己的品牌,一定要有独特的“湖北味”,保护好本地茶树种质资源,并鼓励各地自身资源的沿用,这都需要引起有关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一些外地品种,例如龙井43号、福鼎大白,都是得到了多地的常年检验,确实是高产、形状稳定的优良品种,适度引入或者进行本地品种的嫁接、改良,都是非常好的措施,但过度的大面积推广则有害无利。我们在考察时在多地都听到,有些地方政府向农户免费发放树种,这对本地树种的保留就不太友好,从长远来看,也将对湖北省茶产业产生极其不利的后果。其根源在于:一方面国家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地方的需求,将茶树种的选择权下放到县,另一方面各地政府在追求政绩的冲动下不断要求本地农户和茶企短时间内大面积种植,就纷纷引入生长期短、产量大的外地种。

星斗山公司的负责人向我们介绍利川红的成因时提到:20世纪80年代初,湖北省农业厅在恩施土家族自治州茶树品种资源普查中,发现生长于利川毛坝乡编号为“毛坝8号”的一颗茶树加工的红茶,泡出的茶汤与众不同,出现“冷后浑”现象。后来当地把这个品种俗称为“冷后浑茶树”。

采花集团的负责人告诉我们,200-300年以上的茶树,我们进行了保护性开发。在五峰县,很多野生茶都是零星长在田间,不是完全的自然生长。茶树树龄高,但要管理、施肥,才能有产量。我们实施了科学的田间管理方案。千年的茶树,只有观赏、宣传价值,要做保护,但没有太大的经济价值。古茶树要在320日后才能开采,量少,价格也不高。

巴山红的推出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正山堂巴东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由福建正山堂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与巴东县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合资组建,注册资金1000万元,是一家集基地建设、茶产品研发、销售、服务及茶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茶企。巴山县的茶树大都生长在小神龙架和神龙架,环境、气候提交独特,茶青品质高,但本地没有成熟的加工技术,更没有叫得响的品牌,与正山堂的合作可谓各取所需、互利双赢。该企业提出的企业文化是:基于巴东茶叶资源和千年贡茶历史文化内涵,结合正山堂金骏眉创新工艺,不断创新进取,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相应的企业愿景是:挖掘巴东茶文化历史、地域特色与人文风情,打造“巴东红”为湖北代表红茶。为此,提出了如下的公司经营理念:秉承“匠心敬制、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以品质为本、严格管理、标准作业、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精诚服务,打造高品质的巴东红品牌产品。

4.不断的创新才是茶文化延续的根本

玉露的特点是条索紧圆,向绿豆,口感上清香持久,有独特香型。蒸青杀青,这是一个标志性工序;整形上光,是为了形成松针外形这一独特干茶特征。恩施玉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胜伟老师认为,非遗是借助劳动工具而发挥、作用于劳动对象,转换为特定成果。传承的灵魂是:玉露及其制作的精神内涵。这个说法是很有见地的。

在湖北,宜红是清朝出现利川红是本世纪初才研制成功,巴东红则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品类。但宜红的影响力至今还主要在湖北省内,利川红和巴东红则后来居上,以强劲的势头超过了宜红。其中一个原因或许在于利川红和巴东红的口感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不仅对企业经营来说,创新是关键,对一个地区的产业而言,也是如此。

利川红是2008年研制出来的,最早叫毛坝宜红,请正山堂的技师研制,在车间泡了一天,确定了工艺,对正山堂的工艺做了改进。金骏眉公司率先采用小叶种制作红茶,这是里程碑的事件,开创当代中国红茶新工艺,也成为红茶文化的转折点。金骏眉的特点是曲条、外毫披露,宜红的特点是干茶外形弯曲,利川红的特点是显毫,但不披露,干茶外形直带弯。金骏眉的工艺是轻发酵、焙火程度低,用芽头制作。利川红的工艺显然受到了金骏眉的影响。中茶所鉴定后给出的特征描述是:花蜜香、玛瑙红、冷后浑。2013年申报了利川工夫红茶的工艺创新。

今日大家喝到的恩施玉露完全是现代创新工艺的产物。2005年由润邦公司恢复起来,之前在当地已经几十年没有人做了,很多当地人不知道也没有听说过玉露、玉绿。其实,在当地也是在民国年间才出现了“玉露”。80年代初市场上还有点,都是手工制,完全没有产业化,机制茶工艺出来后,就完全停掉了,手工制作根本敌不过机制。因此,润邦公司从零开始,是做了划时代的贡献。

在销售手段、市场培育、用户体验等各个方面,可以借鉴其他行业的做法。例如,我们经常讲要将茶产业做长、做粗,但至今也没有茶企生产出可以收藏或者具有趣味性的系列产品公司,茅台酒有十二生肖酒,茶茶品似乎可以采纳金陵十二钗、梁山108好汉等文化符号做出成套的系列产品,收齐者得到重

5.应制定出明确的茶文化发展规划和目标

此次湖北考察,我们发现,相对于茶产业未来发展有着相对清晰的目标和实现的思路,有关茶文化发展的规划就比较粗略。一个客观因素是,有品质的茶文化是建立在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之前提下,有茶产业做支撑,茶文化才会有底气,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茶文化毕竟是有别于茶产业的独立事业,即便有了不断上升的茶产业也未必自动就有了令人赏心悦目的茶文化,必须要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做出扎扎实实的日常化工作,茶文化才会落地,在持续的建设过程中得到成长,从而深入人心。

正因为缺少茶文化发展的清晰思路,各地普遍出现的问题都遭遇到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困境。例如英山县茶产业协会秘书长徐柏云在座谈会上指出,全县茶产业存在如下问题:龙头企业不强,规模小;品牌力度不大;精深加工不够,初级产品居多,茶面膜和茶酒都刚刚开启;还不能独立做出口业务,主要通过浙江、安徽转运;茶产业的才人紧缺,从业者年龄偏大,以50岁以上者居多;茶文化建设严重滞后。一线的茶企、茶产业协会负责人大多比较务实,他们都能看到很多具体的问题,然而,上述所讲到的不少问题具有普遍性,国内的绝大多数省市都不同程度存在,因为我们在其他省市考察时也听到过类似的自我解剖和对未来发展的焦虑。上述问题都很大,每个问题要解决起来,都会牵扯多个方面,都不容易解决。焦点问题是:对当下的湖北省茶产业,最致命的根本问题到底是哪个?我们只有深刻地抓住这个问题,重点突破,才有可能走出新路。在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上,我们不能苛求面面俱到,相反要反复调研、进行头脑风暴,找出最关键的问题,由点及面,才能带动产业走出低谷,实现升级。

利川金利公司在摩洛哥投资兴建了三个生产部门和一个销售公司,在当地已经有了很大的影响,但受到疫情的影响,摩洛哥的工厂还处于停工状态。这时候或许是打茶文化基础、培育潜在客户、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最佳空档期。公司可以联系在中国境内留学的摩洛哥学生,邀请来厂参观,看茶园和基地,演习中国茶艺,培养对中国茶的爱好,他们回国后就可能成为公司品牌的推广者。

巴东县有深厚的茶文化历史,但现在没有做好,还要深入挖掘。巴东也是巴人的发源地,巴文化即在此,巴东也是土家族发源地。在巴东县,我们听到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和企业负责人讲到了很多地方古代文化,如巴人文化、楚人文化、寇准文化、纤夫文化等,他们是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文化的具体内容和代表的核心价值都非常不同,这些地方古代文化当然是宝贵的遗产,但如何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并与现代社会毫无违和感地共存?这其实也是一个待决的挑战。

此外,我们在考察时也注意到,茶文化有被滥用、误用甚至工具化的危险。赤壁市的政协副主席在座谈时曾将说“茶文化”视为茶界三个坑之一,茶文化为什么是坑?坑在哪?文化本来是个桥梁,是人类从野蛮走向了文明。毫无疑问,茶有商品属性,有经济价值,但也有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如果单纯强调茶的商品属性或经济价值,将文化理解一种包装、装点门面,从而太高售价的工具,这样的“茶文化”不仅成为了“坑”,也是对真正意义的茶文化的败坏和污名。我们必须深刻意识到,茶文化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茶文化本身就是值得追求的,不能玩弄茶文化,将它阉割、降格为茶包装、茶升值的工具。


  
上一篇徐千懿:湖北茶文化考察团考察心得 ——参访正山堂巴东红所见所感
下一篇付文珂:2022年暑期湖北茶文化考察报告
X

合作交流: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