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李萍所长在杭州参加新书分享会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文: 人大茶哲所  图:邹栋林

 

6月22日下午,李萍所长在杭州西湖区东信和创园参加了《茶:一片树叶的传说与历史》新书分享会,一同参会的还有本书译者之一、茶哲所研究人员王巍博士,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分社社长邓泳红、副社长陈雪,营销编辑占禄,纯真年代书吧主理人盛厦,木墨新造品牌负责人邹栋林,以及各界书友十余人。本次活动是由新造品牌打造的双手做工生活集的首个环节。本期生活集以茶为主题,旨在介绍与茶相关的劳动者相互认识,呈现茶与手工艺的多维链接。

d555d0b5e60ee86c444a97e60c8b4362.jpg

图1: 李萍所长与参加活动的部分茶友合影 

新书分享会由邹栋林主持,李萍所长做了“全球化中的茶贸易与生活方式”的主题报告。谈到翻译本书的原因,李所长认为首先因为这本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更幸运的是社科文献出版社皮书分社的邓泳红社长慧眼识珠,在2019年3月举办的伦敦国际书展上购买了英文版并带回国内,因此本书签下中译本合同和英文原版面市的时间相隔并不长。本书的翻译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该所是国内唯一的专注茶道哲学的学科研究、学术人才培养以及发表学术论著的高端研究机构。截止目前,茶哲所在成立至今的七年间已经出版了一本专著,一本译著,成功举办了七届“我与茶道”征文,三届茶道哲学高峰论坛,公开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几十篇,并有专业的网站和原创的微博、视频号、微信公众号常年稳定运行,为茶道爱好者提供好品质的服务。

18e56156cc888cb131c1246beff7b7f0.jpg

图2: 正在聆听讲演的书友们 

《茶:一片树叶的传说与历史》的翻译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从2019年7月开始,到2020年10月底,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了全部初稿,又历经两年半的时间反复校对、审读、修改、润色,终于在今年2月正式与读者见面,期间不仅翻译团队付出了艰辛努力,还有社科文献出版社多位编辑和甲骨文工作室的资深营销人员,以及各领域专家、朋友的热心帮助,李萍所长向所有为本书付出的人表达了真诚的谢意!

0f00e7747bcec25653e25144c09891a2.jpg

图3: 两位译者分享翻译过程 

李萍所长讲道,她在翻译《茶:一片树叶的传说与历史》这本书时,感触颇深的是我们国内的读者普遍对西方人所做的茶文化、茶学、茶产业的研究认识不够全面,存在所谓的“幸存者偏差”问题。西方的理性主义、科学主义精神与茶结合产生不同于中国而又同样有价值的茶文化,关于茶的外文文献也是汗牛充栋,但我们却知之甚少,因此,李所长呼吁国内的读者要有国际化视野,兼听则明,多元立场、角度的材料来源可以防止我们落入习以为常的、想当然的认识陷阱。

04e1f3ed7fa16cc3060d4bb5bec535bc.jpg

图4: 新书分享会主持人邹栋林 

本书的作者大致将茶的历史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在原始茶的故乡是原住民对茶的最早利用;作为饮料的茶文化首先在中国出现,并影响到了中国周边的地区和国家;大航海时代之后,茶叶成为重要的贸易商品,开始走向国际化、全球化,在此过程中围绕茶叶发生诸多的故事。本书从一种整体的视角出发,将茶的命运起伏勾勒清楚。李所长认为,整体的视角是必要的,应该把中国茶文化和茶产业放在世界中去理解,孤芳自赏是非常危险的,会带来文化发展的枯竭。

讲座结束,李萍所长和王巍博士分别回答了书友们的提问。

13734ad979bfcce14d1db13dbaccac14.jpg

图5: 王巍博士回答书友的提问 

有茶友问怎么看待中国不同地域茶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中国茶馆或茶店未来的发展方向,王巍博士回答此问时引用了茶哲所的第一本专著《天地融入一茶汤》(人民出版社,2019)中的一句话“茶文化是人的文化”,所以,“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茶文化”。各地的人不同,喝茶人所处阶层不同,展现出来的茶文化自然不同。我们对中国茶文化的未来不必过分担忧,现在的年轻人很有创新精神,有很多新鲜的创意能够把不同的茶元素重新结合,只要茶文化还在人的生活中,就是一种活生生的茶文化,就是一种传承。

a70382db177f98cfa7a6c9733064136d.jpg

图6: 现场书友提问 

最后,李萍所长认为要解决中国茶文化的世界影响力问题,关键在于要更多、更有效地将我们的鲜活的、充满生命体验的茶文化介绍给全世界。翻译书籍是最直接的途径,除了政府的项目,民间力量也很重要。西方人不了解我们,这是事实,但根源还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要有更多的人把精力用在学问上、专业上,用在学术钻研上,从而使我们做出的研究成果不只是中国人觉得有用,还要让其他国家的,如美国人、法国人都觉得有用。

28f47060baf19611139e1cc0fc86c203.jpg

图7: 新书分享会现场

  
上一篇李萍所长参观中国茶叶博物馆(双峰馆)
下一篇返回列表
X

合作交流: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