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茶哲所成功举办第25场“哲学家茶座”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6月20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在大益茶道院一层皇茶厅举办了第25场、也是本学期最后一场“哲学家茶座”,我们有幸邀请到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孙洪升教授,做了题为“中国历史上茶经济的产生与发展”的演讲。本次讲座由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润稼主持,来自社会各界的二十余位茶文化爱好者参加了本次讲座。

ec0d6b9be0a41c74c49154ad671898e5.jpg

图1: 孙洪升教授主讲第25场“哲学家茶座”

孙老师从经济史的角度梳理了茶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虽然茶被人类利用的历史非常悠久,但很长时间都只存在于川峡等原始茶树分布的特定区域,或仅为皇室及上层阶级的奢侈品。直到隋唐以后,随着大运河的开凿和投入使用,沟通了南北物流和人流往来,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日渐频繁,加之科举考试制度和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官僚制度的建立,带来人才的跨地区流动,饮茶的习惯普及后极大增加了对茶的需求,这些因素都促使茶作为商品在中国大范围传播开来。

e9696db9f699a10848fb0e32c9e5f247.jpg

图2: 主持人及现场听众

孙老师认为,茶登上历史舞台与一些历史发展大趋势息息相关。中国古代作为农业大国,一直是以小农经济为经济支柱,农民安土重迁。茶从区域性产品向全国普及与人员流动密不可分。最初是五胡乱华,造成长江以北最初生活在华夏土地上的居民第一次大规模南迁。此外,皇权在与世族势力的权力斗争中,采取科举考试和官僚制度,扶植知识分子阶层;为了维护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势力勾结,官员实行定期轮换制度,使得知识阶层的流动增加,也为茶文化的传播提供便利。第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寺院饮茶之风逐渐兴盛,至唐宋达到顶峰。僧人在云游的过程中,也将南方的饮茶文化不断向北方推广。统治阶级、上流阶层、文人士夫和寺院僧侣对茶的喜爱也影响到世俗平民阶层,茶越来越普及,逐渐成为普通民众日常消费品,甚至传播到受汉文化辐射的周围游牧民族地区。此时,市场对茶的需求量极大增加,带来了茶的专业化生产,唐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茶叶生产的茶园户。

4eceaa768f0a44ab633d4bb8d4667cdb.jpg

图3: 讲座现场 

唐宋以后,随着全国性商品流通网络的建立,茶不仅成为百姓日用的寻常消费品,而且在政治、经济、军事甚至外交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茶成为继盐、铁之后,被国家政权垄断经营的大宗商品,为国家带来大量收入。“茶马互市”用茶叶向游牧民族换取战马。外交方面,从前为了避免战争需要皇室需通过和亲的方式拉拢、安抚少数民族,宋朝则更多通过茶叶出口作为和谈的条件牵制少数民族。

提问环节现场观众非常踊跃,与孙老师展开一系列互动。关于“茶马互市”,孙老师认为是一种双赢,但历史上也有记载,我们卖给游牧民族的是劣质茶,他们换给我们的战马是劣等马。孙老师认为,存在这种现象,正说明商品经济是否发达受到文明程度的影响,缺乏诚信会导致商品交换成本高从而不能持久,自然会双输,而双赢则是从大的格局上来说的。

283462fafb43f0da4a0e93aaefbbcdae.jpg

图4: 李萍所长向孙洪升教授提问

最后,孙教授从历史的角度提出,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背负历史包袱,可能产生路径依赖,也可能在与外界交往中吸收外部生产技术。中国茶业未来的发展有很多变数,历史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主持人王润稼总结,茶文化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经济史、社会史、精神文化史等,经济史的角度非常基础,希望未来茶道哲学可以更多地用经济史和经济理论作为理论支撑。

8c70ef1020d0667f9062dc45207e301c.jpg

图5: 现场观众踊跃提问

 


  
上一篇第七届“茶道哲学优秀学位论文奖”颁奖仪式顺利举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X

合作交流: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