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一片树叶的传说与历史》品读会纪实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2023年3月30日晚上八点,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所长李萍教授受邀参加由茶叶复兴、猫猫茶书店、小罐茶联合主办的“周重林看见茶文化”直播活动,活动主题为:《茶:一片树叶的传说与历史》品读会,活动主持人为知名茶文化人士周重林。此次活动反响强烈,有千余人全程观看了直播。
周重林在活动开始做介绍时便对《茶:一片树叶的传说与历史》一书表达了震撼、惊叹之情,本书的原作者为荷兰语言学家乔治·范·德瑞姆 ,李萍教授带领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工作团队用近四年时间完成了翻译、审校、出版的工作。这本书堪称为恢弘巨著,这充分表明:茶叶已经在全世界展现了自身的迷人魅力,如今已形成了世界语言。
李萍教授分享了翻译的心路过程和期间遇到的种种困难,并对所有以各种形式提供帮助的师长、同仁、朋友、学生等表达了深深的谢意!李萍教授提出了三点认识论上的建议,以免故步自封、丧失对整个世界研究茶相关专业文献的深度了解。其一是要防止“幸存者偏差”,很多西方学者、爱好人士在做茶文化、茶学、茶产业的研究,世界各地出版的茶类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但翻译成中文的书籍却是沧海一粟。因此我们所了解的世界茶叶研究的广度与深度都是十分有限的。很多西方国家虽然不产茶,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茶产业、茶农学、茶机械制造等方面有很多建树。我们要把视野放宽,横向了解当代各国,多去了解非中文的茶文献,获得更可靠的国际茶文化的认知背景。其二,应厚今薄古,不必把太多精力放在久远过去的追究上。本书作者德瑞姆先生非常严谨的辨析了原始茶的故乡、人类最初利用茶的方式以及后期茶叶全球化之后发生的种种变化。比如对人类利用茶这一问题的认识,人类利用茶的方式无数种,是否一定都和中国有关?是否一定都发生在中国?要把视野打开,面向世界维度理解人与茶的关系。我们应该立足当下,放眼未来,茶文化才能获得长足进步。其三,当下的知识并非知识本来就有的样子。人类认知很容易走入一个陷阱,即误将当下熟悉的东西视为一直以来都是如此。比方说茶的西方语言,到底来源于哪个国家?哪个国家最早接触茶?我们多数人认为Tea来源于闽南话与粤语,但这是第二阶段。其实西方人最初接触茶时是目睹了马来群岛的华人饮茶习惯。西方接触茶的词汇经过了多重历史、社会、贸易等方面的变化,最终才确定下来我们今天所熟悉的茶的概念。总之,在阅读此本巨著时,我们应该以更为包容的立场来重新认识茶叶。
图1: 直播活动分享
李萍教授分享了翻译此书的因缘。首先,是因为这本书的巨大价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分社社长邓泳红慧眼识珠,在伦敦参加世界图书展时发现了这本书,当即买下带回国。之后,邓社长找到了致力于茶道学术理论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经过多次交换意见和充分沟通,人大茶哲所应承下来。挑选了当时在校的博士后谷文国、博士生周瑞春、王巍,组成了高效且相互激励的翻译团队,最终合力完成。
翻译团队通过邮件保持跟原作者的密切联系,德瑞姆先生给译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其实是原作者借助茶表达了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具有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原作者作为语言学家,以独特的比较语言学、语用学、音韵学等分析方法审视茶叶的传播历史,大量使用他所擅长的语言学文献、素材做立论依据。全书的多处都显明了德瑞姆先生对茶叶的酷爱之情,他强烈批判现代化社会的工业食品已经破坏了人的味蕾,使得许多当代都市人都丧失了品鉴好茶的微妙性的感受能力。
李萍教授谈到了这本书带来的启示。首先,作者提供了他者的视角,而此视角正是当下的国人所缺乏的,不得不承认有不少国人存在排外心理、脱全球化的意识。我们应该将中国置身于世界去理解,有持续生命力的文化都需要跟异域合作者异质文化交流、碰撞,才能激发创新发展,相反,孤芳自赏就会走向一潭死水。其次,茶文化的根本是要好好种茶。“文化”这个词的英语原意是指耕种,tea culture很多时候指的是茶叶栽培、种植、制作,跟农耕直接关联。本书主要是一本茶书,包括了茶的历史学、茶化学、茶传播学等相关内容,但并不是中国人理解的茶文化。
周重林对李萍教授的分享表达了感谢,也十分赞成李萍教授的上述观点。如今全球茶文化蓬勃发展,我们应该理性的认识茶,而不是争做唯一。当代茶学解决的问题需要每个人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去深入理解,而不是与世界脱节,抱残守缺。
最后,观众与李萍教授互动答疑,大家十分踊跃提出了很多好问题,李萍教授也给出带有个人独特思考的回答,观众纷纷留言表示在此场活动中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