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茶座第七讲】:“寄情山水之间——茶室空间设计与审美”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10月28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在人文楼600会议室举办了以“寄情山水之间——茶室空间设计与审美”为主题的学术讲座,这也是哲学家茶座系列第七讲。本次茶座采取了对谈的形式,专程从上海赶来的玄峰副教授与北京建筑大学秦红岭教授围绕中国茶室设计理念以及建筑伦理展开对话。余开亮教授主持了本场讲座。茶道哲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大益茶道院工作人员,以及人大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部分师生、校外的中国茶文化爱好者等五十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玄老师来自上海交大建筑系,曾主持设计了“景德镇高岭茶室”,并被选入2015年度“中国建筑艺术年鉴”。玄老师首先指出中文的“茶”字充分肯定了茶与山水的联系,他通过多幅茶山图,展示了茶叶生长最佳的环境——缓坡、向阳、沙质土壤和干净的水。他还列举了数十种中国名茶,表明茶的好坏与生长的山水环境直接相关,印证了“好山好水育好茶”的道理。紧接着,玄老师谈到中国风水文化,认为茶园一般也选择在好风水的向阳山坡处,种茶饮茶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养生之道。玄老师通过若干历史上著名的茶画来讨论中国古人对喝茶环境的考虑,例如南宋的“斗茶图”展示了古人的山水天人之乐,他带领听众进行了茶堂、茶室位置的探索。
最后,玄峰老师展示了他本人承接的“景德镇高岭茶室”设计项目。玄老师还非常幽默地说道,他的名字玄峰,意为黑色的山峰,与他对谈的秦红岭老师名字含义为红色的山岭,他们之间的对话将是“峰与岭、黑与红的对话”,此言一出引出大家的会意一笑,讲座的气氛推向高潮。
秦红岭老师从建筑伦理的角度讨论了中国茶室文化。她重点分析了“中和之美”、俭德与茶室空间的比德之美等三个方面。“中和之美”在中国传统建筑审美中强调的是一种合适的、具有恰当分寸的人性尺度,茶室各个方面的设置都是以人为尺度。所谓俭德,是指建筑所表现出来的功能得到发挥、造福于人的性质。秦老师分享了若干优秀茶室作品,例如著名设计师冯继忠先生所设计的“何陋轩”。轩在竹林中,水在竹轩处,一年四季,景色迥异,是中国茶室“俭德”的极佳范例。“比德”在中国园林、茶室空间中的作用,不仅能够提升园林景观的格调,还能使人感受到伦理教化的弦外之音。
在对话环节,两位主讲人对自己的观点和对方的思想进行了深入揭示。秦老师问:用“景德镇高岭茶室”所体现的徽派建筑风格来追求道家思想,是否矛盾?玄老师回应在建筑的章法结构上是完全可行的。秦老师又问,徽州建筑中的马甲山墙,是否还包含了把女性局限在内部空间的效果?玄老师否认了此点,认为马甲山墙仅仅是邻里之间的遮挡,并没有刻意去压抑什么。对此回答听众席中有人提出了异议,这引起了传统礼制对中国建筑的影响等话题。秦老师还指出“景德镇高领茶室”只是私人会所,缺少公共性,丧失了茶室的公共空间价值。余开亮老师回答,茶馆设计是多方面的,简单分为市民茶室与文人茶室,前者偏向于日常生活需求,而后者是有约束性的,偏向于精神上的满足。
在最后的开放环节,主讲人与听众之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林美茂老师在回答听众提问时提出,在古代,茶是达官贵人才能享有的奢侈品,茶室也不是一般平民可以拥有的。在茶室空间设计上,个人的个性需要具有强烈的投射,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茶人自己设计茶室。针对有听众提出秦老师偏向于儒家伦理精髓、玄老师是从道教出发,二者是否可能交汇的问题,秦老师表示,其实这二者对于人与自然的观点是内在契合的。有听众问到如何解决甲方与设计师意见不统一的问题,玄老师表示,设计是一个逐渐接地气的过程,需要双方逐渐磨合。还有听众提出,许多民众对于一些城市出现的过于新异的标志性建筑难以认可的问题,秦老师指出民众的审美并非凝固的,存在由不习惯、不适应到逐渐适应甚至喜欢的变迁过程,设计师的审美追求需要与大众审美相协调,但不可完全迎合。
三个多小时的讲座在充满学术交锋、现实关怀的气氛中结束。不少听众围住主讲人进行交流,主讲人为我们播下了思想的种子,毫无疑问“哲学家茶座”正在产生越来越深入的社会影响。
(文/郑悦、图/李雷)